肝病限制:用人单位怎么都在躲我们
患肝病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受到的限制似乎更多。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小丁在大二时查出患有“乙肝”,不过,医生告诉他,这种乙肝没有传染性,对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可是,今年大四的他,还是因为肝病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拒绝。在河南某电力设计院的招聘台前,无论他怎么解释,用人单位还是坚持说“不招收乙肝患者”。
就业歧视案例
乙肝歧视案
2003年3月,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周一超参加嘉兴市秀洲区公务员考试,因在体检时被查出乙肝“小三阳”未被录取,周一超一怒之下将区人事局一名工作人员杀死,刺伤一人。最终周一超被法院判处死刑。
婚姻歧视案
某地水电工程局10名女工,集体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这些女工,有的两情相笃,有的新婚燕尔,为什么要一纸休夫呢?原来,水电局规定,合同制工人无配偶的才可以与企业续签劳动合同。为取得劳动资格,10名已婚女工,只好以提出离婚诉讼的方式,集体抗议“婚姻歧视”。
相貌歧视案
河南女孩秋子因患有先天性脑积水,自出生起脑袋就比一般人大出不少。2006年下半年,秋子通过了上海昂立教育公司郑州机构的面试,并接受了为期15天的培训,于2006年12月与昂立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同年12月21日,根据外派合同,秋子前往公司加盟学校——嘉善分校工作。就在秋子到学校报到的当天,发现“分校负责人的眼神异样”,没过多久,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电话通知她返回郑州,公司以秋子相貌不佳为由,拒不履行劳动合同。随后,秋子将昂立公司告到了上海劳动仲裁部门,要求昂立公司返还培训费260元,返还差旅费差价50元,并支付违约金1万元。
(边集整理)
公众对就业促进法(草案)的意见摘录
2007年3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以下是部分公众对草案的意见摘录:
“草案对就业歧视规定过于简单和分散,建议就公平就业设立专章,并作以下规定:首先界定就业歧视;其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除法律规定外,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社会身份、地域、年龄、身体残疾、婚育状况、乙肝病原携带等为由拒绝录用或者提高录用标准;第三规定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完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服务、职业安全与卫生、消除歧视,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第四规定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传媒发布招聘信息,不得有歧视的内容;第五规定有关部门成立相应机构,解决、受理就业中的歧视问题。”
“草案应规定,在招聘简章中有明显歧视条款或在招聘过程中暗含歧视条款的单位,人事部门应要求其重新上报招考计划,劳动保障部门应对该单位进行处罚,对单位负责人处以罚款。被拒求职者能提供有效证据的可要求经济赔偿。”
“草案关于劳动者就业不受歧视的规定不够具体也不够详细,尚需进一步修改。建议草案增加规定更多禁止就业歧视的情形,如:学历、乙肝歧视、婚姻状况、血型、社会(工作)经历、民族、家庭背景、姓名、长相、党派、户籍、户口性质、出生地、婚姻状况、性取向、心理测试结果等。”
“实践中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歧视非常严重,建议草案作以下规定:规范体检标准,不得以任何借口检查用人单位录用岗位与劳动者身体要求无关的项目;乙肝表面抗原状况应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无论在入职体检还是福利体检中均不得强行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不得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劳动者的正常就业;在政策支持部分增加一条,国家提倡和推行全民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在招工入学入托中实施查验有否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纪录或证明,凡没有者应自费补种。”
“就业促进法要注意保护女性的就业权利,因为女性在就业中普遍受到性别歧视。政府必须强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为性别问题拒绝女性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就业。用人单位不得以女性要怀孕、哺乳和照料孩子为由拒绝接受女性的就业请求。”
“草案第六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员录用依照现行的行政规章执行,这也就是说公务员招考可以游离于法律之外。目前很多政府机关招聘工作人员往往有户籍、年龄等要求,而这些要求与工作没有很大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构成了就业歧视。建议草案明确规定政府机关应在促进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方面做出表率。”
“草案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只字未提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这会使就业歧视肆无忌惮,也给执法带来困难。对于劳动者来讲,无救济即无权利,当他们受到就业歧视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就意味着他们平等就业的基本权利无法保障。”
“草案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应增加一条:违反本法对劳动者进行歧视的企事业单位,医院以及各种体检机构将视情节的轻重给予10至20万元的处罚,并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给予处分。被歧视者依照本法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赔偿。”
(边集整理)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