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整个弗吉尼亚理工集体抛弃了赵承熙,我感到十分心痛
正当人们纷纷猜测那位神秘的摆放者时,却传来第33块纪念石失踪的新闻。
随即跟进的美联社、路透社、《时代》等各大媒体,相继以《消失的纪念石》、《赵的石头丢了》等为题,进行追踪报道。
前去现场核实的青帝,也只看到大把的花束,不见了石头的踪影。她本打算放弃一周来海底捞针式的寻找,但三日后校报却刊登了摆放者的一封公开信。
一个名叫凯特琳·乔森的大四学生公开声明,石头被移走纯属谣言,“只是被大量的纪念物覆盖了”。同时,她承认,自己在19日的凌晨4点,添加上了第33块纪念石。
在接受美联社的采访中,她回忆起看到32块石头的情形,“忍不住抱着男友哭了,心也沸腾起来”。
当天晚上,许多人聚在那里,为32个亡灵祈祷。星星点点的烛光,在夜光中显得格外温馨,但凯特琳没有过多留意这些。她对男友抱怨道:“人们怎么可以这样刻薄?”
随后,在长达千字的公开信中,这个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双学士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看到整个弗吉尼亚理工集体抛弃了赵承熙,我感到十分心痛。不管他过去有没有犯罪,他的政治信仰和宗教是什么,有没有心理疾病,我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都会毫无例外地接受他为我们大家庭的一员。
“我们对于家庭成员是没有选择权的。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也不能理解赵的动机,甚至永远也无法了解他的为人,但他的家人和朋友仍然沉浸在失去他的悲伤中(也许他没有朋友,即使有,现在谁也不敢站出来承认了)。赵的亲友一定能够想象得到他所受的痛苦,那痛苦如此强烈,导致他最终做了这么可怕的事情。
“我对他的亲友深表同情,毕竟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和其他32条生命一样,永远失去了他们的希望。
“我对这样一个冷漠的社会深表同情:它使它其中一员倍感疏离孤独,只有用这样的恐怖行为进行反抗。”
“那么,你想加上一块石头吗?”在悼念者行列中,等待凯特琳恢复平静后,男友望着她的眼睛问。虽然他早已知道答案。
“是的。”又悲伤又愤怒的凯特琳,当天就和母亲及男友去购买火鸡石。由于白天有过多的媒体和围观者,他们选择在夜晚添加这块纪念石。
至今,这个倔强的27岁女生,依然坚持当初的做法。当得知纪念石失踪的传言后,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了中央操场,书包里还放了块替补纪念石。但显然石头并没有被移走——她清楚地记得它的面目——只是被移动了位置,挪到了最左边。
“我知道去哪里买石头,如果它不见了,我会立刻补上一块新的。”她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