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武侯区创建残疾人充分就业区工作纪实(下)
残疾人也有创业的梦想,也可以自己当老板;建立个人的网页,也不再是只有健康人才能办得到的事,残疾人在家也可以做到;单亲家庭的智残母亲也能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读高三的女儿安心读书……
这一切由健康人来做都是比较难的事,在武侯区,充满智慧和爱心的一班干部们用自己的行动将这一件件难办的事变为现实,为残疾人带来生活的希望。
5月8日,一个普通的清晨,天还蒙蒙亮,武侯区红牌楼街道的双丰农贸市场里,13名残疾人摊主与往常一样,开始了他们一天的买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的身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但又是那么相同,因为他们与其他摊主一样,起早摸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家糊口。虽然身有残疾,但身残志坚的他们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通过个体从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多形式实现残疾人就业,在全市率先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区创建工作。”武侯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张滨介绍,去年,该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公益性岗位,解决了203名残疾人就业问题;采取街道、社区灵活安置残疾人,建立和实施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补贴等办法,通过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等形式,全区实现残疾人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187名,其中,街道、社区安置162人,现有残疾人个体工商户84人。这一系列的帮扶举措,为该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广开门路,引领残疾人走进了人生的新天地。
灵活就业
又一片广阔的就业天地
在武侯区残联,我们看到了这么一组反映残疾人就业的数据:去年,全区各街道、社区利用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残疾人203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398名;给予灵活就业每年1200元经费扶持,促进灵活就业安置187名,67名残疾人领取了灵活就业保险补贴。看似平淡的数字背后,是残疾人就业的生动天地。
镜头一
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
上高三的女儿可以安心读书了
杨小兰是武侯区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居民,属于智力残疾人。由于智力发育上的障碍,无法在外面找到工作。由社区出钱,购买公益性岗位,她在社区找到了院内打扫清洁的工作,每月还有580元钱左右。
这580元收入的清洁工作,对于45岁的杨小兰尤其重要。作为一名单亲家庭的母亲,她独自艰难地抚养着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女儿。过去没有这份工作之前,娘儿俩只靠400多元的低保收入和100元的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维持生活,女儿读高三,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经济上的捉襟见肘,让这个家庭死气沉沉,缺少笑声。现在,一个月差不多有近1000元,杨小兰的脸上也多了几许笑容,“有了这份工作,解决了生活问题,女儿也可以安心读书啦!”
在社区里看见杨小兰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清扫垃圾,“珍惜这份工作,就是珍惜美好的生活。”对未来,杨小兰充满了希望。
据社区伍主任介绍,南虹村社区目前共由社区出资购买包括门卫、清洁打扫、电子阅览室管理员工作方面的公益性岗位9个,为残疾人家庭切切实实解决了燃眉之急,送去了温暖和关爱。
街道、社区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成为武侯区实现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镜头二
有了个人网页
他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春天
张勇,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居民,肢体一级残疾,长年瘫痪在床,无自理能力。家里就他和女儿两人,每月靠500多元的病退工资维持生活。
去年4月的一天,社区残协专职委员殷江走进了张勇的家。在了解到张勇高位瘫痪的情况下,还每天坚持看计算机书,想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站后,殷江被触动了,并动起了脑筋。在仔细研究张勇家的实际情况并征得张勇的同意后,殷江为张勇制定了个性化服务发展方案:根据张勇特长,帮助建立个人网页,获取一定报酬,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围绕发展方案又制定了帮扶方案:一是建议将其纳入社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帮扶对象;二是帮其向残联申请轮椅;三是建议向残联申请残疾人专项补助金。
在殷江的积极联系下,区残联、街道、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一项项帮扶措施都落到了实处,为张勇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问题。
但是,建立个人网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资金、技术都是难题。大家积极想办法,区残联为张勇筹措资金2000元,街道拨款5000元,解决了资金问题。同时,殷江通过四处打听,联系到一家信息技术服务咨询公司为张勇设计制作网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网站终于建成了。
通过个人网页这个平台,张勇将自己写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在网上发表,进行学术交流,结识了很多朋友。同时,他还在个人网页上开设了残疾人心理咨询服务,每天都有许多残疾朋友到网上咨询。
灵活就业
,让张勇这个高位瘫痪的残疾人,又找回了生命的春天。
自主创业
开启生活新篇章
创业,对于普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对于残疾人来说,更是对其能力、毅力和信念的考验。而武侯区,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创业成功的残疾人就业明星。这背后,既有政府、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和辛勤汗水,也有残疾人不失信心,自强不息的创业理想和执着奋斗的信念。
镜头一
送爱心推车 送就业扶持金
残疾人扬起希望的风帆
“真是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有残疾,还可以出门做点事。”四月的一个上午,武侯区机投桥街道果堰村三组村民韩宏云乐得像孩子一样,“政府为我们制作了就业推车,给我们选好了经营地点,还给了我们启动资金,你说,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喔!”
当天,武侯区机投桥辖区9名残疾人,分别获赠一辆由街道出资制作、价值近9000元的就业扶持车和1000元的就业扶持金。
获赠就业推车的残疾人中,家住机投桥街道花龙门村1组的温晓江是最年轻的一位,今年刚满21岁。“我儿子从聋哑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他着急,我们做父母的也焦心。”说起过去,温晓江母亲白德群皱起了眉头。“现在好了,街道把经营点给我们安置在花龙门广场的机九路十字路口,孩子准备经营文化用品,那里人流量大,生意应该不错。而且连启动资金街道都给我们准备好了,第一批进货的钱根本不用愁。”说到这里,白德群的眉头舒展开来。
据介绍,去年武侯区共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资金360余万元,免费培训残疾人1000人,共安置残疾人601人。
镜头二
开家美容院
生活更自信更有奔头了
在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就业扶持点,有11间铺面,共安置12名残疾人,其中有4人是自主创业。在这11间铺子里,有一家美容院,是46岁的肢残女老板朱群惠开的。
走进美容院,朱群惠正在20平方米的店里幸福地忙碌着,店里还请了两名小工。虽然顾客不多,但洋溢着一脸幸福的朱群惠说,她觉得自开了这家美容院当了老板后,跟从前的生活是完全两样了,整个人都充满了自信和活力。现在,她每个月的收入至少有1000多元。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房屋租金由区残联和街道共同承担,这11间铺面一年的租金是20万元。租金不用自己出,残疾人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脚步迈得更大、更稳了。
镜头三
“创业之星”开办
盲人按摩院成了残疾人“培训点”
残疾人就业成功,少不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怀,晋阳“明康盲人瘦身香疗中心”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35岁的女老板任中萍虽然双目失明,但靠勤劳双手被评为“成都市首届残疾人创业之星”。任中萍的成功给了武侯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干部们以启迪,筹划着以这个按摩中心为依托,作为残疾人集中就业点,培训、就业“一条龙”,可以帮助实现更多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梦想。于是,武侯区政府和街道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区残联和街道的干部们还四处奔波,积极帮助选址建店。“明康盲人瘦身香疗中心”于今年3月份开业,投入资金10万余元,面积总共有200多平方米。目前按摩院已培训、安置6名盲人在此就业,而且每个人月收入至少1000多元,使他们经济上有了很大改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阳光。
“干按摩这一行18年了,现在又得到了武侯区残联以及晋阳街道干部大力的支持与关怀,我现在一家日子过得还不错,人不能太自私,我也要回报社会,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盲人,让他们也能自食其力,生活充满阳光。”任中萍在说这番话时,话语中既充满了感激,更充满了期待。
作为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成功典型,任忠萍以其自强不息的奋斗事迹为残疾人做出了榜样,鼓舞着更多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她以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帮助了更多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武侯区在残疾人自主创业方面提供的各种帮助,给予了更多残疾人自主创业的信心与勇气。
后记
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营
盲人女老板任中萍依托自己创办的“明康盲人瘦身香疗中心”培训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区肢体残疾人、首届“成都市残疾人创业能手”、成都和评法律事务所法人代表陈琪将自己获得的首届残疾人创业能手的全部奖金——5000元,捐献给区残联,并积极为贫困残疾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在武侯区,任中萍、陈琪、朱群惠……一个个残疾人成功创业的典型让更多的残疾人看到了希望,鼓起了信心和勇气;而他们,更是在自己接受政府、社会各方帮助下,获得创业成功之后,想到了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去帮助社会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武侯区委、区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把关心、关怀、解决老百姓尤其是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直接利益问题作为重要职责,构筑起和谐武侯的坚强基石;而更多的武侯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关心、关怀他人、社会,构筑起文明和谐新武侯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就是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营,这就是武侯发展的坚实动力。
采写 武轩 王晶 王若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