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老鼠仓”,指的是机构投资者的负责人、操盘手等内幕人士,在用公有资金大量买入某只股票之前,先用自己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将股票拉升到高位后,又让关系户的股票率先卖出获利。由于这些个人账户大多隐秘,比公用资金跑得更快,偷食股票上涨盈利,因而被形象地称为“老鼠仓”。
记者在采访众多基金业人士时发现,虽然大家众口一词表达了对老鼠仓的痛恨,但无一不无可奈何地表示,这是个行业潜规则,恐怕根本无药可医。在牛市中,由于不断有后续资金涌入,老鼠仓退出后,机构投资人也能够全身而退。老鼠仓看上去似乎成了一种双赢的格局———没有受害者。但是在过去的熊市中,“老鼠仓”甚至导致了某些证券公司走向破产。说到底,老鼠仓是一种利用职权、利用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时间差,向关联方转移财富并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不法行为。
尽管监管老鼠仓难度很大,但并非无迹可寻,无计可施。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也有老鼠仓,但管与不管,后果大不相同。美国市场监管严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每年都会挖出40起左右的老鼠仓,相关责任人不但要追究其民事责任,还要对其提出刑事诉讼,从而令“偷食者”如履薄冰。但在英国,由于监管者每年在这一方面的业绩几乎为零,因此有调查统计表明,英国上市公司有23.7%的重组事先被透露出去。日本各大上市公司更是喜欢相互持股,内部交易在所难免。
今年年初,中国证监会加大了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监管,要求基金经理不但要上报自己与配偶的相关资料,还要上报父母以及子女的相关资料。有的基金管理公司甚至已要求员工限期清空自己或是配偶名下的股票并禁止再次交易。部分基金从业人员表示,现在市道这么好,不允许基金的工作人员买卖股票难免会让基金经理人心理不平衡,违法开出老鼠仓。希望能够借鉴美国的管理办法,允许业内人士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买入股票,光明正大地分享牛市的盛宴,这样基金经理人也不至于为了一己私利去铤而走险。
(韩平)
证券评论仅供参考 投资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