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五月九日电 题:专家解读:西藏缘何地震灾害频仍?
中新社记者 柳俊武
五月初,在三天之内,西藏自治区东、西部连续发生四起地震。这在外界看来是“震不单行”,在地震专家看来,在西藏这块年轻的地质构造上,却是“习以为常、意料之中”。
五月五日十六时五十一分,藏西的阿里地区日土县与改则县交界处发生了里氏六点一级地震;同日十七时十一分许,在上次震源附近的西藏改则又发生四点七级地震;六日凌晨一时三十分,在前两次震源附近,又发生四点三级地震。五月七日晚十九时五十九分,藏东的昌都地区昌都县、江达县之间再次发生五点六级地震。
这四次地震,前三者震源相去不远,但非同一,后者则发生在相距近两千公里的东部川藏门户,川藏公路(北线)与之擦身而过。好在这几次地震均基本处于无人区或少人区,造成的损失不大。目前尚无人员伤亡的消息。
西藏缘何地震频仍?在西藏地震局局长办公室,该局局长朱荃、西藏地震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张军、应急处处长郭春明等专家,向记者解开了这个深藏在这块神奇高原地下的秘密。
专家称,西藏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历史较晚,构造较年轻,加上正处于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前沿地带,这些因素导致西藏成为中国大陆地震频度最高、强度最大的省份。
据一九00年以来有地震记录资料统计,西藏平均每年发生五级以上的地震六次左右,全区强震活动占全国大陆强震的三分之一。一九五0年八月十六日,发生在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的八点六级地震,是有资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陆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这场地震中,西藏有二千多人遇难,与之相邻的印度有数千人丧生。八级左右的地震,近五十年来在西藏并不鲜见。
令人不安的是,自去年四月以来,西藏地质出现了难得的平静,连续十三个月未发生五级以上的地震,其间歇时间在近二十年来最长。专家担心,按既往规律,西藏今后的地震灾害可能会频频发生。
更令专家忧虑的是,西藏目前已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好时期,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口密度、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青藏铁路、拉萨、林芝、阿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或者正在建设中,仅现代化桥梁西藏就有三千多座。加之西藏“一江四河”流域人口、经济密度是如此之大,防震减灾任务艰巨。
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藏目前的监测预报能力还是薄弱,与西藏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日前的这四次地震,均是由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西藏的地震台网根本无法准确定位分析,“地震三要素”仍须从中国地震台网获取。
据介绍,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五”期间投资四千多万元人民币,实施西藏数字化地震网络系统和台网的优化改造。目前的地震台站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被列为全国惟一的地震监测预报能力薄弱区。
专家呼吁,加快加强西藏防震减灾科技投入刻不容缓。他们表示希望,切实加强西藏地震地质监测网络建设国家投入,亦希望进一步加强西藏地质、地震研究的区域和国际合作,造福西藏人民,造福人类。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