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墓出土“滑石猪”
金陵晚报报道 日前,考古人员在中山陵灵谷寺南侧,发现了一座刘宋早期的大墓,墓中出土了陶俑、青瓷碗、滑石猪等文物。据专家推测,这座古墓可能是刘宋时期的贵族墓。而该墓一侧的另一座墓葬则仅剩下一条排水沟。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墓室底部还有约20厘米厚的泥土未清理干净,但截止到目前,考古队已经先后发现了多件文物。墓室内出土一对瘦长的小猪,长约10厘米,宽不到1厘米,它们的学名叫滑石猪。
据考古专家介绍,为死者陪葬握猪在汉代时期最为鼎盛,主要采用玉作为材料。“到了六朝玉猪逐渐被滑石猪取代。”这主要是因为六朝时期常年战乱,连一般的贵族也必须节省,所以玉猪变成了滑石猪。不过,按照葬俗,这对滑石猪应该是在棺木内的,棺木腐烂后,它们至少也应该在墓室内棺床的位置。但是现在,这对滑石猪却出现在墓室与甬道之间。再加上该墓没有墓门,考古专家分析,该墓葬曾遭严重盗扰。
石门、墓砖锁定墓葬年代
昨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灵谷寺南侧的考古发掘现场。由于刚刚下过雨,发掘现场的泥土特别粘,考古队暂时停止了发掘。记者看到,经过一周的发掘,考古队员已经清理到了大墓的底部,整个墓葬的形制已经一目了然。
现场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清理的情况看,这座大墓长约8.5米,高约3米,宽约2.5米。墓由甬道、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其中后室长达5米多。在墓葬的甬道处,一段门楣陷在泥土里,墓室完整时,这里就是一道坚固的石门。
据介绍,考古队将争取这两天就把这段门楣吊出墓室。在墓坑外的地上,另外一段门楣和其他的石门构件被堆放在一起。这些石质构件虽然已经风化,但是依然能够看出当年工匠是非常用心地在雕琢石门。
“单是这石门就能证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了。”现场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从石门的构造、质量以及整个墓葬规模来看这是一处南朝刘宋初期的贵族墓。因为,石墓门是从刘宋以来才有的葬俗,而从刘宋中晚期开始,墓砖上刻有莲花纹等纹饰就已经流行开来了。“所以,我们把这座墓葬的时代定在刘宋早期。”现场考古专家说。
陶俑、瓷碗重见天日
其中有一件陪葬的陶俑长约25厘米,呈青灰色,陶俑所穿衣服的纹饰仍非常清晰,那随风飘荡的衣衫仿佛把人带回了南朝人独有的飘逸人生中。不过可惜的是陶俑的头部已经遗失。
考古专家告诉记者,陶俑作为陪葬品,在以前发掘的不少六朝古墓中,已经多次出现过,但从这个陶俑的制作工艺看,应该属于彩陶,只是经历了太久的年代,陶俑表面的色彩脱落才变成现在的样子。
除了陶俑,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件青瓷碗,记者看到,这件青瓷碗和现在用的普通饭碗差不多大,尽管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但是瓷碗的表面仍然非常光滑。更宝贵的是,这只瓷碗非常完整,一点破损都没有。
不过在这些文物清理出来后,并没有被立即取走,而是又重新埋入土中。据介绍,下一步,考古队将对它们进行定位、拍照并做成图片,而这些工作都将在今天完成。据悉,整个考古工作将在近日完成。
>>对话
紫金山为何少见六朝墓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发现六朝墓葬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一直以来,市民眼中的风水宝地——东郊紫金山一带却很少发现六朝墓葬。毕竟连东吴大帝孙权都葬在了这里,其他的六朝贵族为什么不选择这里作为葬地呢?为此,记者专访了南大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
“这里的六朝墓葬不多关键是因为风水的缘故。”在紫金山范围内从事多年考古发掘的贺云翱告诉记者,古代风水学说要求,好的埋葬地点一定要有成片的土地,而且土地必须肥沃。但紫金山显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紫金山上山石较多,土层并不厚,这就犯了风水学上的大忌。
紫金山六朝墓葬较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明代紫金山又成为了朱元璋的陵寝所在地。而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为了保证自己陵寝风水的纯洁,又对紫金山上的六朝墓进行了一次“清洗”。
“为了营建明孝陵,紫金山范围内的寺庙都被悉数迁走,更何况是墓葬呢?”贺云翱告诉记者,在他们发掘过的紫金山范围内的六朝墓当中,绝大部分都被毁坏,有的甚至连墓壁都没有,仅剩墓底。
在1999年前后,贺云翱主持了对孙权墓的勘探,发现在孙权墓附近有不少六朝墓,但是绝大部分都被彻底破坏了。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营建明孝陵的明代人有组织地破坏了这里的六朝墓,但是民间的盗墓贼是绝对不会在盗得陪葬品后再毁人墓穴的。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将毁墓的矛头指向了明初营建明孝陵的官员和工匠那里。那就是,通过考古勘探考古人员发现,明孝陵的石象路等重要建筑的最底层基础竟然是一块块质量上乘的六朝墓砖。 记者 周扬天宇 姜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