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上午首发
如果所有的聋人大学生都学平面设计,广告公司消化不了这么多就业需求;如果用人单位得不到恰当的激励,难免对刚性用工要求“消极怠工”……今天下午,本市召开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用工洽谈会,90多位大学生和40多家用工单位“面对面”。
用一名残疾人补3600元
按照现有政策,本市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在职职工人数的1.6%接受残疾人就业,否则,必须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一些企业出于各种顾虑,宁可缴纳保障金,也不愿接纳残疾人。“企业转变用工观念不会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激励机制。”
市残联就业科负责人练进纹说,今年,市残联出台了新措施——对初次就业的残疾人大学生,用人单位每接纳一人,每月补贴600元,连续补贴6个月,总共3600元;中介机构每成功介绍一名残疾大学生就业,奖励1000元。
聋人学生有更多选择
因为听力障碍,聋人大学生大多从小学习绘画,于是,他们读大学选择的专业也以平面设计居多。“毕业后,他们因此倾向于选择广告公司就业。”练进纹说,这无疑将就业空间变得更拥挤。
事实上,平面设计并非聋人大学生的唯一可选专业,本市有一家空调企业吸收了30多位聋人技术人员,其中就有大专毕业生。今后,大学教育应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可选专业,残疾人大学生也要勇敢尝试新领域。
正视处境摆脱择业彷徨
2003年,本市迎来了应届残疾人大学毕业生56名,此后毕业人数持续走高,去年达77人,今年95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持续就业,较之聋人和视力残障毕业生,肢体残疾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更好一些,涵盖行业类型也较广。”练进纹说,同身体健康的大学毕业生一样,他们中不少人都经历了“择业彷徨”;但有1/3以上残疾人毕业生宁可先就业再择业。“希望今年的见面会上,有更多毕业生放远眼光,顺利就业。”练进纹说。本报记者姚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