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战场上,电磁环境已经渗透于战场感知、指挥控制、作战协同等的方方面面,对判断决策的正确、作战效能的发挥,甚至战场建设等都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总起来说,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复杂电磁环境增强了战场感知的困难
未来条件下作战,是在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下进行的,未来战场的感知自然也离不开电磁环境。
复杂电磁环境制约了指挥控制的效率
复杂电磁环境作为信息化战场的标志性特征,将充满未来战场的各个角落,这将使作战的难度与复杂性随之陡增,指挥控制的效率也受到影响。因为各种作战平台之间都需要通过电磁环境传递数据、指令。比如,美军1个师就有2300多部电台,如此多的通信系统应用于相对有限的战场空间内,使得通信频段的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因此,无线电通信在参与形成战场电磁环境的同时也将受到电磁环境的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指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一是使传递数据的连续性受到影响。现代条件下作战,战场通信通常为传统的短波、超短波组网通信,这种数据传输的方式很容易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当受到来自敌方或我方的电磁环境干扰时,容易出现数据中断的情况。二是传递数据的正确性受到影响。无线电通信活动受战场电磁环境的影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中断通信联系,但常常带来另一个问题:误码率的增加,进而造成传递信息的失真。未来作战中,一旦敌方使用虚假的信息来“顶替”传输中的“误码”,将导致决策者对战场情况的误判,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整个作战的进程。三是使协同的效率受到影响。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行动需要参战一方的各种力量能够协调一致的行动,其关键就是数据链的高效动作,如在LINK16数据链的支持下的防空预警系统,可将预警机、侦察卫星所获取的情报实时传输到地面指挥所、空军基地、海军舰艇、作战飞机等各个作战单位或武器平台,但作战行动同步协调能力完全建立在数据链的无线电通信基础之上,一旦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则整体的协同作战能力将面临崩溃。
复杂电磁环境增加了作战保障的难度
与机械化条件下的战场保障相比,复杂电磁环境使得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保障工作更加艰巨、更加复杂。一方面,电子器材与技术保障更加复杂。对于电子信息系统而言,具有种类繁多、型号各异、分布散乱、需求多样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电子器材与技术保障时,不仅需要准备大量高技术电子器材和专业人员,同时还需要使用各种简便器材,以满足制造烟幕、角反射体等电子伪装与消极干扰行动需要,这都为战场准备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另一方面,情报保障难度加大。侦察情报保障的及时与否对作战行动的成败至关重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要获取基础性和预警性情报,还要获取部队行动的态势情报将变得十分困难。战场范围内各种电磁活动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将产生严重影响,情报保障的及时性、准确性很难保证,对指挥决策和作战行动将产生许多迷雾和阻力。同时,掌握有关电磁活动的规律,为各种作战行动提供支持也将十分困难。因为各种电磁活动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为了获取战场电磁环境的全面情报,必须在时间上保持连续监测的同时,还要严密监视全频段电磁活动情况。这些,无疑增加了有关电磁环境情报保障的困难。
复杂电磁环境影响了作战效能的发挥
随着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化作战平台将被投入战场。一方面,信息化战场上各种作战平台通过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形成了一体化的作战体系,其整体作战能力将得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信息化作战平台在其作战过程中离不开复杂的电磁环境,并在作战地理空间范围内和频谱范围内受到电磁环境的多重影响,如,以空中预警机为核心的空中作战体系,使用预警飞机的机载预警雷达担负整个战场空间的警戒引导任务,并具有将地面雷达的情报数据融合功能。其情报融合与发放的重要途径就是数据链系统,该系统将作战区域的各种作战平台,如战斗机、军舰、地空导弹阵地等联成一体,使之共享战场态势图像;各作战平台也通过这个数据链将自己的GPS导航定位信息和敌我识别信息,以及自身雷达系统的目标探测情报信息转发回去,与其它作战平台共享,以此实现了武器平台在链路中运行,作战行动同步的目标。然而,机载预警雷达、数据链、敌我识别器、GPS导航,这些信息系统的电磁活动无时不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系统的工作效能受到影响,必将影响到整体作战效能的形成与发挥,这些影响往往也制约了作战效果的达成。英阿马岛战争中,由于英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的整体作战效能已经严重依赖于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活动,而其自身电磁兼容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电磁环境的影响没能消除,结果造成其防空体系的失效,在战争中被“飞鱼”导弹击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