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人工肝研究有新突破
通讯员 王其玲
本报记者 吴亚芬
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往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昨日,浙医一院却传来好消息,最近有15例肝衰竭病人,在该院应用混合型人工肝治疗后,已成功地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记者昨获悉,浙医一院人工肝研究又有新突破。李兰娟教授继1997年创立一套完整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开辟治疗肝功能衰竭新途径,从而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后,她又带领课题组,进行“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经过又一个十年的艰辛努力,如今她再次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为肝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众所周知,重型肝炎由于肝细胞在短期内大量坏死,迅速导致肝功能衰竭,往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混合型人工肝由此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
为解决生物人工肝发展的技术瓶颈——肝细胞来源的问题,从2003年起,在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资助下,李兰娟院士带领课题组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日前终于取得一系列关键性突破:
在国内率先建立四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的新方法,使新鲜分离的肝细胞活率和总数显著提高,开辟了为人工肝研究提供高质量肝细胞的新途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国内第一株来源于正常人肝脏的永生化肝细胞系HepLL,目前又陆续建成了2株人永生化肝细胞系和3株猪永生化肝细胞系。永生化肝细胞系的建立,能为人工肝治疗和细胞移植提供安全有效的肝细胞源,还可为药物筛选试验提供可靠的细胞模型;
课题组还构建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将非生物人工肝和生物人工肝有机结合的、新型混合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建立了肝衰竭治疗的实验和临床新方法,并取得明显疗效。他们建立了猪肝衰竭动物模型,应用猪肝细胞进行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猪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甚至长期存活。该成果已在欧洲肝病协会《肝脏病杂志》发表。
他们还应用混合型人工肝,成功治疗15例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病人,取得明显效果,显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在欧洲《国际人工器官杂志》发表。
新闻链接
人工肝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及两者结合的混合型人工肝三种类型。由于混合型人工肝能更好地替代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因而具有更高的效能,近年来正成为研究热点。“生物人工肝用细胞源与混合型人工肝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李兰娟院士被国际同行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领头人。
HepLL细胞移植论文获欧洲人工器官年会暨国际人工器官联盟大会二等奖,提高了我国人工肝研究的国际地位。(111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