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提高海南农产品的附加值。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本报海口5月10日讯(记者周月光)“我就像候鸟一样,冬春越冷,在海南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去冬今春,我在海南时间减少20多天。”王广是瓜菜运销商,4月26日下午,记者采访时,他在云南收购瓜菜,而往年这时候,他还在海南忙碌。为何提前离开海南?王广解释:暖冬的影响。
王广是安徽人,做反季节瓜菜运销生意多年。每年11月底,他赶到广东收购秋季瓜菜。
广东秋季瓜菜12月中旬结束,之后赶到海南,一直忙到次年4月下旬,然后赶到云南。去冬,他在广东多呆了10多天时间,而今春,他又提前10多天赶到云南。
王广说:“冬春瓜菜,我每年的运销量是12000吨,其中海南瓜菜有9000吨。但去冬今春,我运销海南瓜菜减少3000吨,而广东瓜菜与云南瓜菜则大幅增加。”
省农业厅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王广的例子并非个案。第一季度,我省冬春瓜菜主要品种出岛量、价格、产值,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6%、4%、20%。椒类、瓜类、豆类、茄类、西瓜五大品种产值,除豆类外都有下降。其中,椒类最为突出,产值下降超过40%;瓜类与茄类也十分明显,产值下降都超过27%。
原因何在?暖冬是主要原因。
元月份,我省椒类出岛价大幅下降,一度跌到1角钱1斤。省农业厅调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去冬属暖冬,全国气温偏高,北方地区大棚菜产期延长,南方露天菜提前种植,上市量大。
谢宏义是澄迈瓜菜运销商。他这样分析:暖冬两头挤压海南瓜菜销售时间,春节前,气温偏高,内地秋季瓜菜产量增加、收获期延长;进入4月份,由于气温偏高,内地春季露天和大棚瓜菜提前上市。
省农科院瓜菜研究所所长肖日新指出,冬春气温偏高,确实会提高内地瓜菜产量并延长其收获期,不可避免要影响海南冬春瓜菜。
省气象局工程师吴胜安说,全球气候变暖是大趋势,比如2004年、2005年、2006年,海南平均气温分别为24.4摄氏度、24.8摄氏度、25摄氏度。而暖冬出现也越来越频繁。进入21世纪后,全球已遭遇三次暖冬,分别在2001年、2004年、2006年。
谈及如何降低暖冬对海南冬春瓜菜的影响时,省农业厅厅长肖杰说,关键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要充分收集有效市场信息,在有限时间内拓展尽可能大的市场空间;二要调整冬春瓜菜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做大做强高附加值的品种。
肖日新给的建议是,准确预报气候变化,在瓜菜全国大流通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适当调整海南冬春瓜菜种植时间。
编后
利用独特地理优势做大做强冬春瓜菜,是海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但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这一优势面临被逐渐弱化的危险。本报刊发此文,目的是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希望有识之士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做好发展海南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