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昨日袭击蓉城。昨日的城区内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天气阴暗,能见度降低,部分地方有淡淡的烟雾味道……这场大雾久久不散,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方才慢慢退去。气象部门说,昨日这场大雾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燃烧秸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者目击
周边浓烟起城区白茫茫一片
昨日上午,记者沿绕城高速上成温邛高速,沿线对这场大雾的生成进行调查。
上午11:05,采访车从红星路行驶至府青路口时,白茫茫的烟雾已将府青路笼罩,前方高楼已在白色烟雾中“消失”了影子,可视距离看起来不到150米的样子。记者注意到,虽然已接近中午时间,仍有一些小车在行驶中开起了大灯。当车行驶至青龙立交拱桥处时,前方约100米的城北高速路口几乎看不见。“好大的烟雾。”旁边一位司机如此感叹。
车子上成绵高速不到1公里,记者就在右侧田地里发现几处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痕迹。记者看到,由于此时烟雾太大,有近一半的车开了大灯和应急灯。当车子驶上成温邛高速路后,路边不时能看见秸秆燃烧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烟味。在成温邛成都方向30—31公里处(崇州界),记者看到3堆正在燃烧的秸秆,一位穿红衣服的女士还在不断将秸秆往火上堆,看到记者停车要采访,该女士扑灭了刚燃起不久的火苗。随后,记者在成温邛39—40公里处(崇州界)也看到了一些正在燃烧的火堆。之后,燃烧的现象愈来愈多,高速路边浓烟滚滚。在成温邛43—55公里处的两边(大邑界),记者隔一段不长的距离就能看到燃烧的火堆,以及燃烧过后留下的痕迹。记者王可然
气象说法
轻雾+秸秆烟雾=大雾
昨日这场大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昨天大雾笼罩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起了轻雾,而成都周边燃烧秸秆,加剧了雾的程度,让雾更难以消散。
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表示,现在已进入初夏时节,出现大范围的轻雾,这在四川盆地是很少见的现象。范台长说,许多地方焚烧秸秆是加剧大雾的原因,由于秸秆燃烧后的悬浮物飘在空中,使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多,促使了雾的形成。那么为什么别的城市也烧秸秆,但都不像成都这样,一烧就全城弥漫,久久不散呢?气象专家解释说,这与成都独特的气候条件,风小云厚有很大关系。省专业气象台预报部罗礼洪主任说,成都的气候特点是风小云厚,一般情况下都是静风,就算有风,也大多是1-2级微风,秸秆燃烧后,由于风很小,悬浮在空中的燃烧物很难吹散开。而云厚更加大了燃烧秸秆的危害,由于成都上空的云通常都很厚,而且阴天特别多,就像被笼子罩住,悬浮物很难突围,只能被笼罩在离地面很近的空气中,因此,才造成了只要一烧秸秆,满城都烟雾弥漫的现象。记者李欣忆
环保说法
秸秆焚烧污染天数已达2天
昨日的这场大雾引起了成都市环保局的高度重视,昨日成都的空气质量也已达到了污染指标。
据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介绍,昨天成都城区空气API指数为149,属于轻微污染,而城区西南二环以外地区则属于中度污染,成都今年305天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目标又失去了宝贵的一天,污染天数上升至24天。王文斌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成都因为秸秆焚烧而造成的污染天数为3天,今年还没过半,因秸秆焚烧造成污染天数已经达到2天,如此发展下去情况堪忧。焚烧秸秆可产生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尤其是成都最近气压比较低,小雨造成焚烧秸秆时只冒烟不冒火,烟雾更大。
王文斌称,昨天他们启动了降尘除尘四级应急预案,市环保局所有督察人员已经全部派出进行督察执法。 记者蔡宇
专访禁烧办主任李朝林:
外地秸秆烟雾也来袭
记者:目前禁烧工作进展如何?
市农委副主任、禁烧办主任李朝林:禁烧秸秆工作今年各区县都很重视,从前天下午4点开始,我们就沿双流—新津—崇州—温江—郫县—彭州的路线展开巡查,没有发现大面积焚烧秸秆出现的“黑斑”,但在蒲江寿安、邛崃宝村镇、大邑和新都个别乡间发现有零星焚烧秸秆现象。但昨天的成都城区空气污染现象客观存在,尤其是双流和武侯两区县感觉比较明显。除了成都周边区县零星焚烧秸秆,沿成雅高速公路行进可观察到,上风方向的德阳、眉山、绵阳大面积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随风只需要3.5—5.5小时就可飘到成都城区。
今日起,我们的执法人员将深入各区县展开暗访,对违规焚烧秸秆的个人进行制止教育,情节恶劣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条例,给予200元以内的处罚。13—14日两天,市农委将联合环保等多部门对违规焚烧秸秆展开大规模检查。
记者蔡宇
气候影响
呼吸道病人大增
昨日的阴霾天气对不少成都市民造成了伤害。昨日成都有大量呼吸道病人入院看病,成都市区迎来夏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高峰。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文富强教授介绍,昨日该院共收治呼吸道疾病病人近149人,其中80%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疾病突然发作。而省医院、中医附院等几家大医院的门诊记录显示,呼吸道疾病患者比平常增加了数倍。专家提醒市民,大雾天气最好取消晨练,出行尽量佩戴口罩。记者张雁飞 摄影雷远东杨涛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