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中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北京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新社发王商林 摄
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在地图上只是相距甚远的五个点,却都是古都北京“皇家祭祀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此,民盟市委提交了一份党派提案,建议将五大祭坛集中保护、集中宣传,“打捆”申遗。
完整保存至今的五大祭坛不仅是北京独有的文化遗产,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祭祀制度的唯一现存建筑实例。可五个祭坛的“命运”却大相径庭,除了天坛早已被列入“世遗”名录,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外,其余四个都面临不同的困境:地坛医院正好“压”在御道的位置上;日坛在免费开放后,大量闲散人员涌入公园,一些人还趁机将违法活动由大街上转移到公园内,既降低了游客游览质量,又增加了安全隐患……此外,天坛由市公园管理中心管理,地坛、日坛和月坛分属东城区、朝阳区、西城区的园林部门,先农坛属市文物局,管理上的政出多门也让五大祭坛的保护现状十分混乱。
为此,民盟市委在提案中提出了“整体保护”的概念,建议成立祭坛保护专家委员会,作为祭坛保护和管理的协调机构,并将祭坛的利用纳入“人文奥运”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建立以天坛为龙头的五坛联动运行机制,整合资源,发掘文化内涵,形成文化资源共同体。
而提案的核心就是将五大祭坛“打捆”申遗。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已有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每年仅能有一项提名。而目前仅北京市就有七个著名景点正在申遗预备名单上“排队等候”。为此,提案建议将另四大祭坛列入天坛的“世遗扩展项目”,此前,拉萨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就曾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申遗”名额如此紧缺的情况下,这样做也是让几大祭坛得到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赵耕)
来源:北京日报
转自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