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承认,因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对药价虚高的监管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北京今天消息 据今天《市场报》报道:国家发改委5月8日宣布,调整260种西药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品种价格进行下调,降价金额约50亿元。
药品降价为何成鸡肋?
5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今后国家对药品价格不再进行药品大降价,将由集中大规模降价转变为定期微调。该报道认为,这意味着国家发改委药品“大降价”时代的终结。
不料,次日,国家发改委急急忙忙站出来辟谣,称:上述说法并不准确,药品降价模式未变,仍将按种类分批调整。
孰是孰非暂且不论,单就这两则新闻而言,恰恰印证了药品降价正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一来药品降价实已沦为鸡肋,二来却又不得不勉力为之。
之所以说药品降价形同鸡肋,是就其效果而言。药品降价的终极目的是为取得实效,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难题。为此,10年间药价降了20多次,降价总金额达500多亿元。价格主管部门不可谓不尽心、不努力。然而,结果却是“药价频频降,百姓没感觉”,甚至出现“药价越降,看病越贵”的怪现象,这就怨不得消费者不买账了。
老百姓对降价没感觉?
据卫生部医院统计数据测算,全国医院每年的药品加价获利收入500多亿元。也就是说,发改委穷10年之功为老百姓降下的药价,仅等同于医院一年之利。难怪老百姓对药品降价没感觉。另外,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日前向国务院上交的《关于改革“以药养医”机制的建议》中曾指出,目前全国医院和医生每年从医药企业获得的“公关费”和“回扣”有数百亿元。若把两者简单相加,便可得出每年“以药养医”的金额高达近千亿元的结论。
可见,现行“以药养医”体制“欲壑难填”的弊端,才是药品降价进退维谷、沦为鸡肋的根源。
显然,光靠药品降价解决不了“看病贵”的难题。因此,新医改方案出台迫在眉睫。
药品降价是“伪风暴”?
面对“药价频频降,百姓没感觉”,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公开承认,目前医药管理格局十分复杂,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发改委负责药价的调控,卫生部分管医院,药监局分管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因而对药价虚高的监管,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记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尴尬,还在于发改委本不是市场供求主体,而是一个市场监管主体。药品降价的正途,在于相关部门放开市场管制,加强市场监管。
国家发改委的资料表明,除少数专利药品和原研制药品面临供不应求外,像仿制药品等已严重供过于求。但为什么对那些“供过于求”的仿制药品市场,市场规律起不了作用呢?发改委为什么还要不辞辛劳地实行“降价令”?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流通环节的交易费用过大。而要减少药品的流通环节和杜绝药品流通中的腐败交易,就远不是发改委一家就能完成的了。
另外,对那些供不应求的专利用品和原研制药品,不分青红皂白限定价格,有百弊而无一利,一方面会造成药厂研发经费的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会打击药厂的生产积极性。这都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药品市场的供求矛盾。
要想把药品价格真正降下来,记者认为,一是放开市场管制,通过市场竞争让价格降下来,同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腐败交易行为。
(敏华/编制)
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