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涨幅比3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是仍然处在警戒线上。这一涨幅低于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形势研究室副主任樊彩跃的预期。根据前三月的数据,樊彩跃此前预计4月份CPI可能再度超过全年调控目标,达到3.1%。
4月份3.0%的涨幅是今年以来CPI的首度回落。1至3月份,CPI同比涨幅依次为2.2%、2.7%和3.3%。
樊彩跃表示,虽然从CPI月度变化趋势看,近期面临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但不大可能发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从影响近期CPI上涨的因素来看,主要还是来自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她说。
受粮价上涨较快的影响,我国CPI同比涨幅从去年11月份开始加快。去年全年CPI同比涨幅为1.5%,但11月份升至1.9%,12月份升至2.8%,今年3月份突破3%的警戒线,达到3.3%。
从最新数据看,此类价格涨幅已经出现微小回落。“我国粮食连续3年增产,库存充裕,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将会有效填补短期的供求缺口,抑制粮价持续上涨。”樊彩跃认为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主要来自包括天然气、水、电等资源性产品及要素市场价格改革方面。
作为CPI的先导数据,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一直是市场提前探知经济冷热走势的风向标。今年以来除1月份外,我国PPI增速一直低于3%,但2、3、4月份的PPI增速还是呈递增态势,分别达到了2.6%、2.7%和2.9%。
但樊彩跃认为PPI回升有限,对CPI的传导作用不强。她的判断依据是,经过几年投资持续高增长,能源、原材料的供给能力迅速增强,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有的产品生产能力甚至出现过剩,在这种供求格局下,PPI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CPI的上涨空间。
“目前大可不必为CPI短期上涨而过度紧张。”相比较而言,樊彩跃则提醒管理层应高度关注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尤其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繁荣背后酝酿的风险正在与日俱增。
“在当前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又伴随虚拟经济持续繁荣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只关注CPI变化情况,而不注重资产价格变化的做法,应将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股票等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考察范畴,以及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导致的金融和经济风险”。
樊彩跃还建议说,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重点应是运用利率杠杆从货币需求上紧缩货币流动性,逐步小幅加息,防止资本泡沫化的过度发展及防止经济由“过快”向“过热”转化。(迟明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