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刘阳)与古时罗马人在棍子上绑石块来展示体力不同,现代举重运动已远离了靠蛮力决定胜负的年代。在不断挑战极限的训练和比赛背后,有一种“巧劲儿”在中国举重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这就是体育科研。
说起体育科研,在上月亚锦赛上打破女子53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的李萍也许最有发言权。“我的脚平时站立时习惯性外翻,挺举时也有这个毛病,是科研教练的录像发现了这个问题,”李萍说。
李萍所说的“录像”是举重科研的基本项目——全程录像,这也是举重队的科研教练日常必做的工作之一。科研人员利用普通、高速、平面和立体摄像等手段,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诊断”。
作为奥运会夺金的重点项目,早在备战雅典奥运会时,中国举重队就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表示,备战北京奥运会,中国举重队加强了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向科学训练要成绩”。
在举重科研中,创新成为“关键词”。创新首先体现在“小周期训练”上。训练学中,“小周期”就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全面的专项训练,其特点是训练强度大、节奏快。
除了“小周期训练”,教练组在科研人员帮助下,借鉴田径、跆拳道等项目的技术特点,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创新。例如他们在准备活动中增加了拉伸动作,让运动员全身肌肉协调用力;在训练中引进跆拳道、柔道的放松小关节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灵活性和抗伤病能力;大胆引进自行车运动惯用的有氧训练,以加快无氧运动后废物代谢的速度,帮助运动员恢复体力。
平时训练结束后,运动员依靠冷水浴、热水浴相结合消除疲劳,用游泳进行放松训练。由心理学、生物力学专家以及中医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目前仍然在降体重、心理和训练多方面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我们只有把日常训练和科研工作做精做细,在各个细节上力求完美,才能在北京奥运会上继续中国举重的辉煌,”男队总教练陈文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