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本来很平常,但一成为“规定动作”,就变味了。比如,给妈妈端杯水,这很平常吧?可是,如果老师把这件事当成一次作业来布置,那孩子会不会觉得“给妈妈端杯水”就成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啦?
事实是,不知从哪年开始,也不知是哪位教育人士的“发明”,每年一到母亲节,学校就竞相给孩子布置“洗脚作业”,要求在这一天给妈妈洗一次脚,声称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当“给父母洗脚”成了孩子的感恩作业时,当“给父母洗脚”成了表演时,孩子们便开始有了逆反心理,滋生出反感情绪。有家长甚至呼吁:别再逼孩子表演给父母洗脚了。5月14日《信息时报》报道,13日是母亲节,广州市少年宫公布了“关于家长和孩子对感恩的理解”的调查结果:84%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而在孩子的心目中,“帮父母做家务”和“等长大了赡养父母”是最能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帮父母洗脚”和“给父母磕头”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做的。
孩子最不愿意“给父母洗脚”,能全怪孩子吗?多好的初衷啊,就这样被我们某些教育工作者弄成了“规定动作”下的思维定式,走向了良好初衷的反面。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本来很正常,结果被“强化”得不正常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对父母感恩,很正常,方式也有多样,干嘛非用“洗脚”来检验感恩效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