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一个经得起议论的失败者
布莱尔以一个失败者的角色离开唐宁街,但他至少不是一条“哈巴狗”。
撰稿/葛叶龙
布莱尔1983年被选进英国下院时,他刚满30岁,是工党最年轻的下院议员。当时,刚刚赢得马岛战争的撒切尔夫人和她的保守党如日中天,而工党对于撒切尔来说,不过就是几个过去的老兵加上少数聪明伶俐的“小动物”而已。那时,孩子气十足的布莱尔,很快就成了那群“小动物”中的佼佼者。
而24年之后的今天,没人会认为54岁的布莱尔还很“孩子气”。他的脸看起来有些苍老,带着挫败感,声名也坏到了最低点。他经过长时间的犹豫,终于在5月10日这天宣布卸任。比起1997年搬进唐宁街10号的那个年轻的、放射着成就之光的工党新领袖来,布莱尔的确老得太多了。
在英国《卫报》最近一份调查中,只有6%的英国人认为布莱尔值得信任。在英国,甚至在世界其他地方,布莱尔被视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失败者。他还被轻蔑地看成是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哈巴狗”——如果用Google英国的域名搜索关键词poodle(狮子狗),一定会转到托尼·布莱尔的传记。
布莱尔的“新实用主义政治”
然而,正像《时代》周刊资深编辑迈克·艾略特(Michael Elliott)所指出的,布莱尔是他在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所从未见到过的一个“对个人、社会和政府之间关系频繁发问并对在现在这个互联的、国家、种族、宗教意识不断深化的世界里如何做事为人而进行深入思考的公众人物”。
在政治上,他重塑了工党,把工党从传统的工人和工会党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使这个党同时进入了中产阶级的沙龙。他使人们在好几年里几乎忘记了:大不列颠在长达18年的岁月里曾经是保守党的堡垒,在“铁娘子”撒切尔和她无色无臭的继任人梅杰的领导之下。
北爱尔兰冲突的终结是布莱尔最大功绩之一。布莱尔也将作为“酷不列颠”(Cool Britannia)首相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作为这个岛国的现代形象公关人物。他利用流行歌曲和名人文化,给政治家的枯燥乏味形象上光。也是这个布莱尔,他在戴安娜王妃去世后为英国王室维护了一张人性的面孔,使之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为了应对全球化席卷世界的现实,布莱尔主导了“第三条道路”的施政方略,是为“布莱尔主义”。它被称为后意识形态时代的一种政治现实主义,是注重效率更甚于理论的实用主义。在欧洲,也有人将布莱尔主义称作一种社会自由主义,因为这一主张兼顾自由经济和社会保障,糅合了左右翼二者之长。
这种新实用主义政治进而演变为欧洲的政治时尚。从德国的施罗德、默克尔到法国的萨科奇、罗雅尔,甚至英国国内的布朗,都在事实上是注重实效、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布莱尔主义者。
在经济上,他的改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撒切尔时代,但不管怎么说,它给英国带来了工作和富裕。在布莱尔的10年中,英国经济高速增长自1997年开始英国每年以2.8%速度增长,超过法国的2.2%和德国的1.5%,失业率降到了创纪录的低谷,还引入了一个最低工资制。对教育和卫生领域,政府不但注入了数以十亿计的投资,而且强调重视人才,如鼓励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创新、研究和合作;重视高科技知识含量的经济等。布莱尔的10年成为英国自二战后享受的最长繁荣期。
无怪乎《时代》周刊称,布莱尔的个人形象可能在英国公众眼中将难以恢复,但他的思想,尤其是外交政策理念,将长久存在。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