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串货的概念是针对经销渠道而言,但串货背后隐藏的经销深层矛盾却无形中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来。
维修串货手机遇大麻烦
昨天,消费者龙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讲述了购买串货手机后遭遇到的种种麻烦。
串货起因于手机非全流通
据了解,手机从工厂到市场要经过代理商和经销商两个渠道,而串货的问题就出现在区域代理商这一层面。有业内人士透露,手机串货是厂方代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便把本地手机低价销往其他地区,蚕食外地市场。而本地代理商为了自我保护,便要求地区特约维修店在售后服务上加以限制“串”来的手机,甚至厂家的销售代表为了保护本地销量不受串货影响,还以各种理由为难特约维修店。本地一家维修店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串货手机已经很普遍,天津地区还比较好,最严重的地方是河北、山东等周边地区。而且,串货的多是大品牌产品,虽然厂家也曾三令五申地禁止代理商用售后服务来限制串货,但似乎作用并不大。她还透露,如果没有售后服务的限制,串货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手机在市场上全流通了,老百姓才能买到更便宜的手机。
消费者成区域斗争牺牲品
但“串货”手机为何又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一家手机城的销售经理对记者说,“串货”手机在普通的维修上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只有在更换新机时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一旦维修方看到消费者需要退换的新机属于串货时,就会与经销商联系,而如果厂方地区销售代表对维修方私下有要求,维修方就不能随便给消费者开具退换单,这无形中就给消费者造成了困难。“防止地区间串货本是厂家实行区域管理和维护渠道的方法,但消费者则可能成了地区间利益斗争的牺牲品”。
天津一家负责手机售后的人士表示,“防止串货说白了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厂家控制销售渠道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当作限制手机串货的筹码,有悖于手机“三包”,也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受损的是手机的品牌形象。据透露,串货与售后产生的矛盾已引起了厂商的重视,今年年初,一家洋品牌在经销商大会时就明确要求,特约维修店不允许限制“串货”手机享受正常的售后服务。有人士对此指出,串货是个业内现象,厂方的销售代表联合地区代理商将矛盾转嫁给消费者,这对整个市场来说不是一个好苗头,应引起厂商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