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阳江五月十五日电 (记者索有为)
宋代沉船“南海一号”所在的广东阳江海域今日风平浪静。从五月五日起从广州出发的考古打捞沉井,今日中午十一时终于运抵“南海一号”所在海域,预计明天下午就可以入水,准备罩住“南海一号”。
据悉,沉井装在由“穗救拖三零”拖带的“重任二零一”驳上,昨天中午从珠海贵山岛出发,经过将近二十四小时,运到了沉船所在海域。
一艘名为“南天龙”号的九百吨吊船也于今天上午到达沉船所在海域,它将担负起吊沉井到沉船打捞作业平台“南天柱”驳船上的任务,这一任务将于明天上午进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重任二零一”驳已与“南天龙”号完成对接。长三十五点七米,宽十四点四米,高十二米,重达五百三十吨,呈方形的沉井,今天下午还安坐在“重任二零一”驳上,工作人员已开始进行一些明天起吊的准备工作。
在“重任二零一”驳的尾部,有一个巨型的水泥墩。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水泥墩共有四个,重量在二三百吨不等,它们将用来满足沉井下沉罩住“南海一号”的静压重力需要。
据悉,沉井在下沉时,会随潮水而摆动,为使沉井准确地罩住沉船,“南海一号”旁边还安装了一套水下定位系统,在沉井下沉时,精确计算沉井浮动的范围,及时纠正沉井偏差,使沉井准确地罩住沉船。
沉井入水罩住“南海一号”后,还需挖空沉井两侧区域内的泥沙,再从上沉井底部两侧穿引三十六根方形的钢梁,形成一个封底的“钢箱。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将持续大约四十五天的时间。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