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旧金山市唐人街的一家中餐馆,中国大厨在掌勺 |
像这样的中餐外卖在美国很受欢迎 |
美式菜谱害了中餐馆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于旭明
入乡随俗变了味 媒体却说不健康
最近,在美中餐馆负面新闻不断,使在美中餐名声受损,业者的生意也大受影响。风波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报记者做了调查。
面对风波,经营中餐馆的沈实和沈郭逸媛夫妇,勇敢地来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中,为中餐说公道话。近日,这对夫妇向《世界新闻报》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景。
中餐馆老板来“上课”
沈实和沈郭逸媛夫妇是1979年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他们在华盛顿附近马里兰州洛克维尔市经营的“海珍楼”中餐馆名声颇响,是当地社区活动和华人参与主流社会聚会场所之一。
今年3月21日,“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公布了中餐菜肴普遍多盐、不利健康的报告,在美国中餐业界引起了极大震动。第二天中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早间节目给他们打电话,说次日早上要做一个关于中餐的平衡报道,给他们5分钟时间。沈氏夫妇当时有些犹豫,寻思着要不要找同业商量一下,后来觉得这是个为中餐说公道话的好机会,于是当天下午两点多他们就带着自家餐馆制作的“典型”中餐菜式,去了电视台的录影棚。
当天,沈氏夫妇带去了海蜇皮、卤牛肉、辣白菜、海带丝4个冷盘和炒羊肉片,还在录影现场现炒了“淮山枸杞鸡片”。沈氏夫妇告诉美国人,中国人很注重食补,中餐其实有很多健康的菜。沈实说:“你们看,我们带来的菜哪样热量高了,盐多了?淮山枸杞鸡片的卡路里是356,一点都不高。”
沈氏夫妇刚在美国开中餐馆时,推出的是地道正宗的中餐,但来吃饭的美国人一听说没有左公鸡、虾仁炒面等,就认为这不是中餐而转身离去,所以餐馆开张一个月后就只好换菜单。沈实说,其实在真正的中餐里,那种又酸又甜的“左公鸡”根本不流行,到美国后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加了更多的酸甜酱,成了招牌菜,还编排了美妙的故事。他还笑称:“我们中国有八大菜系,而中餐到美国后,为迎合美国人口味,变成了美式中餐,可以称为第九菜系。”
做完节目,电视台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员纷纷品尝他们带去的菜,并且表示被“上了一课”。沈实告诉记者:“我们不是去抗争,而是去沟通和交流。人家有科学检验的依据,美国人是很理性的,你去辩论没有用。但是你可以用实际的东西去正面说明,不要以偏盖全,不要把中餐的一部分与所有中餐相混淆,由此切入,效果会更好。”
美式中餐惹的祸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乔治亚大道,是中餐馆相当密集的地带,25公里的道路两旁分布着32家中餐馆,绝大多数是外卖店。美国福建同乡联合会主席陈荣华,就在这条大道上开了“长乐”外卖餐厅,他在日前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专访时感叹,有关中餐“不利于健康”的研究报告发表的第二天,他的店营业3小时居然只有一份订餐。
陈荣华说,原先普通外卖中餐馆每天营业额大约1000美元,而研究报告发表后,乔治亚大道的中餐馆普遍减少到700到800美元,每家营业额大约减少2到3成。特别是在一些白人聚居的高档区或者白领集中的商务区。如今,事情过去近两个月了,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其实,《世界新闻报》记者参加了3月21日“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发布中餐研究报告的记者会。严格地说,这个报告还是挺客观的。报告说,中餐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两面,健康的方面是,中餐通常有较多的蔬菜,而且多使用植物油,少用奶酪,饱和脂肪较少;不健康的方面是,卡路里通常较高,更大的问题是,用盐太多。
发布会现场的台子上,摆满了美国中餐馆的当家菜,如芥蓝牛肉、咕唠肉、鱼香茄子、干煸扁豆、炸春卷等等,每个上面都标明经检测的盐、脂肪、卡路里等数据。不能说人家是无的放矢,或者故意给中餐摸黑,但问题在于,这些菜式并不能代表中餐的全部,恰恰相反,他们检测的多是美式中餐。
更严重的是,美国主流媒体当天报道时,只提中餐不健康的一面,引发美国中餐业者的强烈反弹。以致主持该报告的研究人员不得不出面澄清:中餐在各种异国餐饮中属于比较健康的一种,也是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外国餐饮之一。
新闻链接
两种菜谱内外有别
美国的堂吃中餐馆通常有两种菜单,一种给“老外”的,一种给中国人的。记者的一位英国朋友曾经在北京常驻3年,特喜欢川菜,改派驻华盛顿后,就向记者打听哪有地道的川菜馆。他说,进了中餐馆,他通常会告诉侍者,拿给中国人点的菜单来。这样的“老外”现在美国越来越多。
一位中国外交官告诉记者,十几年前她第一次派驻美国时,外出吃饭天天吃咕唠肉,吃得都要吐了,而现在大不一样喽。据美国中餐协会统计,美国中餐馆已达5万多家,从业人员30多万人。如果加上餐具、食品、运输等等许多相关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行业。在华人聚居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休斯敦、华盛顿等大城市,从兰州拉面到北方火锅,从台湾小吃到香港早茶,从湖南剁椒鱼头到四川麻婆豆腐,从南京红烧狮子头到潮州燕翅鲜鲍,地道的中餐馆比比皆是。
美国中餐馆利润微薄
除了美国媒体的推波助澜,近年来,美国的中餐业的确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中餐业目前面临的困境,陈荣华和沈实都有自己的看法。
什么都涨,利润却跌
据陈荣华介绍,旅美福建人大约有60万,在华盛顿地区约4万,他们中90%以上的人是开中餐馆,而且以外卖为主。7年前,陈荣华来到华府开了这家餐馆,他说:“房租涨、人工涨、原材料涨,什么都在涨,就是利润在跌。”
据介绍,过去5年间,平均每个厨师的薪水从每月2000美元增加到2700美元,鸡蛋、油、牛肉、鸡肉价格至少都翻番,但外卖价格只上涨1成多,这样算来,利润至少减少了两成。陈荣华称,“现在中餐馆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只有硬撑着过日子了。”他透露,很多中餐业者纷纷转行,但由于多数人英语不好,也只能转向开洗衣店之类的苦力活,投资大,日子同样不好过。
陈荣华说,为了维持这个餐馆,他太太已经7年没有休息过,天天都在店里忙前忙后。而他作为侨领,经常去参加一些活动,但一回到店里,脱下西服,赶紧就去帮忙。他说,这里的外卖中餐馆大致都是这样,夫妻店,雇两三个人,每天营业13到14个小时,一年四季只有感恩节关门休息一天。
即便是这样终年辛苦劳作,中餐馆老板还是终日如履薄冰,生怕有什么意外。在美国,中餐馆送外卖的伙计被打劫可谓家常便饭,被打死的事件也可能发生。陈荣华说,他的餐馆就被打劫过两次,而他有一次送外卖时被人用枪指着头,他身上的钱被洗劫一空,幸亏打劫者没要他的命。
恶性竞争导致困境
说起中餐业的困境,沈实表达了他个人的看法:这是恶性竞争的结果。他说,很多中国人在美国没有把中餐当作生意来做,只是作为谋生的手段,因此,可以不计成本地削价竞争,赚到生活费就满足了。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拿不出高质量的东西,当然就不会有回头客。本来利润空间就很小,原材料一涨价,当然没有利润可言,直接危及薪水,所以生存就有问题。
不过,沈实对中餐的未来还是抱有乐观态度。他说,美国人很现实,左公鸡、春卷、锅贴在美国流行说明了什么?美国人爱吃中餐,所以已有美国人开中餐馆,开成了连锁店,开成了上市公司。中国人的问题在于,力量太分散,喜欢单打独斗。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沈先生认为,随着中美交往与合作更加密切,中餐在美国也会越来越热,现在中餐实际面临着很大的机会,比如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内已经在做统一菜名的事情,这是很好的现象。中餐的负面新闻引起轩然大波,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餐的发展壮大,更加引人注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