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贵州省国资委证实乔洪调任,原以为闹得沸沸扬扬的茅台高管动荡事件就此平息,但近日“黔国资委对乔洪赴任不知情”的传闻又“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再次致电贵州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谢谦,他强调乔洪确已调任国资委,而媒体盛传“不知情的国资委企业领导人管理处”,并不负责人事调动工作(见5月16日《中华工商时报》)。
从贵州茅台总经理乔洪事件刚开始起,笔者就一直在旁观,并希望尽快画上句号,也听到几次画上句号的声音,但是直到昨天始终画不上句号,其中的反反复复令人惊异。半个月来,市场关于一家国有上市企业老总去向的猜疑与演绎,犹如电视连续剧,疑云密布,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贵州茅台股票经历了下跌—停盘—走高等几次反复。如此反反复复中,需要反思和追问的东西太多了。
为什么一些人总用过去行政权力无限大化的思维定式来对待基本市场化的上市公司高层的变动呢?贵州茅台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有众多股东,包括许多个人投资者,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不仅仅是本公司管理层以及行政主管的单个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所有购买贵州茅台股票的股民。如果连公司总经理这样重要人物的情况,广大股东都琢磨不定,都没有一个确切消息,对股东们的影响就可想而知。贵州茅台股票波动的背后,不知使多少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受损,不知由此带来多少不公平。不知一些掌握人事大权的部门和人士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为什么一直强调政务公开,一直强调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而实践上政务公开和信息披露却如此艰难?笔者认为,“乔洪事件”暴露的不只是一个政务公开的行政问题,更主要的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乔洪同志不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而是一个厅局的领导,那就不直接涉及广大股民的利益问题,而是一个纯行政性的问题。监管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完善信息披露工作,广大股民也最痛恨上市公司不及时披露重要信息,蒙骗、混淆股民的视线。那么,贵州茅台,一个分量很重的上市公司,连一个总经理的去向这么重要的信息都不能披露,何谈完善信息披露工作。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的高官变动情况,最具权威的说法,应该由公司董事会来披露,及时、准确、公开地告诉广大投资者。而贵州茅台总经理的情况却政出多门,消息渠道多且反复变化。上市公司人事管理如此混乱,是令人想不到的,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们的一些行政部门为何总用计划经济那一套做法,来指导和管理市场经济的东西呢?一些掌控人事大权的部门和人士,岂能把一个涉及众多股东利益的人事变动如此玩弄于股掌之间呢?你们是否知道,表面上玩弄的是一个人的职务问题,实际上玩弄的是广大股民?这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涉及广大股民的国有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变动以及高管人员涉嫌各种犯罪接受调查的时期,在行政权力还处在主导地位的阶段,如何处理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完整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乔洪事件”中反思和汲取一些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