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左右开弓 紧缩性货币政策加码
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双上调力度空前
“再次加息”的靴子又一次落在周五傍晚——昨晚6时40分左右,央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从今天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昨天一起落下的除了“利率”之靴,还有一把“重斧”——央行同时公布,自6月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
显示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调整符合预期。但显而易见的是,央行此次已经改变了此前单独使用某一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思路,除了如同各界分析人士连日来所预期的加息之外,还同时使出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把利剑。
对于上述“一揽子”政策同时抛出的意图,央行毫不隐讳,即为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事实上,在此前几次动用利率或存款准备金率手段时,央行也曾使用过类似的措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这个措辞上看,基本上与之前几次一样,说明央行这次的政策目标没有其他新指向,而且足已表现出他们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
国家统计局本周二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3%,为今年第二次撞上“警戒线”;随后于周四发布的前4月份投资增长情况(同比增长25.5%),则更是绷紧了市场以及政策层面的神经。在此背景下,对于央行近期再次动用加息手段,市场层面多有预期——在记者前天展开的相关采访中,多位知名专家都判断“新的加息措施已经箭在弦上”。
左右开弓意在敲山震虎
昨日上午,记者还就新政策取向问题与不少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进行了沟通。他们受访时大多表示“已经对再次加息有心理准备”,而且有的还认为加息不会对其目前的投资结构、投资收益产生大的负面影响。
“本周二才刚刚开始执行上次发布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到了周五又追加一码,而且是跟加息搭配在一起使用,这样的组合措施确实比较厉害。”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这位研究员昨日说,“今天大家都预计会加息,股市才在窄幅震荡中收盘,而新的措施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因此估计下周开盘会出现很明显的下拉态势。”
“央行将小幅微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重拳结合,不仅可以抑制信贷快速扩张,挤出中国资产价格中的水分和泡沫,更可打击短期投机行为。对付投资、信贷、顺差过快增长,可谓一举三得。”另有观察人士认为,央行这次货币政策手腕的施展,最期待的或许并不是经济数据上立竿见影的成效,更对投资过快、信贷过多有着敲山震虎的意图。
预期还将有系列调整措施相继出台
央行昨天宣布的新措施除了具有“左右开弓”、“两拳齐出”的特点外,还在加息政策上凸现了“有保有压”的思路。
“如果还是和以前几次一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以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都上调0.27个百分点,搞一刀切,不仅难以保证控制流动性,还可能给拉动居民消费制造越来越大的阻力。”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认为,“这次的利率调整政策显然注意了政策所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毋庸置疑的是,屡次加息虽然对于控制流动性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反复动用加息之策,企业的财务费用必定上升,众多与资本市场没有多大关联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势必遭遇扼杀,普通老百姓住房生活消费的成本也相应不断抬高。
事实上,对于日显严峻的宏观经济走势,前天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智囊机构的专家们都认为,单一的加息不足以破解眼下的难题,但决策者最终究竟如何组合新政策——是“加息+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行政性手段”则有待观察。
“此前央行频繁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反应却趋向平淡。央行行长周小川本人也曾对此结局感到无奈。”在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看来,“调高准备金率对市场心理影响正在逐步减弱”。
“然而,通胀的事实却在加速形成。”苑德军认为,虽然没有证据显示通胀不受控制,但经济数据仍然令人担心。“面对老政策效果不佳、新政策难以组合的现实压力,究竟以什么手段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又能避免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就成为摆在央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中国必须迅速出台更多政策以防止A股市场资产价格泡沫滋长甚至最终破灭。负水平的实际利率已经导致A股市场资金过剩,如果得不到控制的话,股市估值将爬升到一个不可持续的水平,给投资者带来硬着陆的风险。”知名投行高盛同时认为,要化解上述难题,不能指望行政性手段的辅助操作。
“鉴于我国人民币升值是一个较长期渐进式过程,流动性过多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重要的调控流动性工具,央行在未来还会使用。”国泰君安的一位研究人士强调说,此番再度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成为官方下一轮组合调控措施的信号。
“只要经济偏快的问题依然存在,流动性过高的现象得不到遏制,管理层还会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国泰君安的这位研究人士说。
撰稿:本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