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贞璟
在19日举行的北京青少年参观国家气象局重点实验室活动中,气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向记者透露,为减小预报误差,气象预报员通常预报“降雨可能性”和“降水概率”等模糊词语,而奥运天气预报降雨时,不能再打“马虎眼”,要求明确“是否降雨”,说明具体是“几时几分”,并具体到某个奥运比赛场馆。
(5月20日《北京晨报》)长期以来,天气预报往往是习惯于用模糊用语的。虽然预报有雨,但后面紧跟上一个“可能”或者是“局部”,就让公众摸不着头脑,到底有还是没有、到底是具体到哪个地理范围?之所以这样,似乎只能用气象技术尚不成熟来加以解释。
而为了保障奥运,北京的天气预报将避免以往那种“笼统预报”,尽量做到精准明确,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同时这也足以说明,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水平,已经有能力为社会提供更细致、更周到的气象服务了。那么,由此就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精确天气预报”会不会只属于奥运?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们时常会读到“某某部门推出新举措全力保障奥运”之类的新闻——环保部门承诺确保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交通部门承诺奥运期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样的态度令人赞赏,但这样的态度又令人疑惑:既然管理部门有能力提供更优良的管理服务,为何只为奥运而为之?譬如天气预报,有了精确预报的技术实力,就应该立即应用到现实预报中,没有必要非得等到奥运召开才“精确和细致”。
显然,不是预报技术水平做不到“精确”,而是服务心态和责任意识达不到“精确”的高度。毕竟,精确的天气预报,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工作量,万一有所“闪失”,气象台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恐怕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的天气预报至今还在坚持走“模糊路线”。
奥运重要,老百姓的公共生活更重要。有关部门应该把迎接奥运、保障奥运当作一种考验和契机,在为奥运保驾护航之后,继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管理心态去长期服务民生——让蔚蓝的天空、让清新的空气、让“精确的天气预报”,不仅属于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