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土家花灯,是土家民间歌舞艺术,根据老艺人的追根溯源和唱词中表现的历史特点来看,大致起源于唐、宋之间,风行于明、清,土家花灯中《盘灯歌》是这样唱的:“灯从唐朝起,戏从唐朝生。王母娘娘眼睛痛,许下三百六十盏大红灯。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展,现在的思南土家花灯不仅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歌舞艺术,而且也上升到多人表演,且有故事情节、人物矛盾冲突的花灯戏,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思南土家花灯表演形式也多种多样,最初是“二人转”。明末清初已发展到了三人出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二男两女叫“双花灯”。思南土家花灯内容丰富,程式庞杂,有传统的正灯,如“盘灯”、“开财门”、“万事兴”、“说春”、“说十二花园姐妹”、“上香”、“打梁山”、“拜闹子”等20多种。
土家花灯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是脚上动作没有四方步,而是小八字、大八字、碎步、踮步、自由步、擦步拐子脚等;手上动作有犀牛望月、鸳鸯戏水、飞蛾抬水、大鹏展翅、蜂子朝王、天女散花、雪花盖顶、苏秦背剑、观音送莲、鲤鱼漂滩、双凤朝阳、猛虎下山、金鸡独立等。
新中国成立后,思南土家花灯得到长足发展,1958年土家老艺人田应喜等人创作的大型歌舞《社会主义好》参加全省文艺调演,博得省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同年,土家族演员许朝珍、伍付英出席在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代表大会,获国务院授予的奖旗一面,许、伍两人还同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并被刊载在《人民画报》封面。1993年,思南县许家坝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花灯艺术之乡”。
2006年,思南县的花灯戏作为传统戏剧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思南正全力打造和申报全国“土家花灯之乡”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