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彻底解决所有农村 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城市扩展到哪里,社区管理和服务就要推进到哪里
地方政府要把困难群众的救助放在同给公务员发工资一样重要的位置,财政增量部分要优先安排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
金黔在线讯5月17日至18日,第十二次全省民政会议在贵阳召开。
亮点之一:今年全省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彻底解决所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会议明确提出,今年7月1日起,将在全省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农村低保标准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低于每人每年700元,所需资金由省、地、县共同承担,其中省级财政承担80%。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意味着我省所有年均收入在69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将彻底越过温饱线。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要通过作出整体的制度安排,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解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后,省委、省政府根据年内要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要求,在总结我省现有试点地区工作经验的同时,立即组织力量到农村低保工作起步较早、制度相对健全的黑龙江、江西等省学习调研,并再次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农村贫困人口集中核查,摸清了我省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为了争取国家对我省农村低保工作给予更大支持,省委、省政府还派分管副省长先后三次到民政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在扎实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我省《关于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意见》贯彻了中央有关精神,吸收了其他兄弟省区市的先进经验,并从我省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意见》确定的保障范围宽,覆盖了全省农村所有绝对贫困人口;保障水平适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操作办法比较符合贵州的实际,特别是在低保对象的确定上,明确了“核查明显收入、民主评困,分类划档、按档救助”的办法,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
农村低保制度开创了从制度上抑制贫困和从制度上扶贫的新格局,是继1986年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以来,我国扶贫历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但是,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是否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的终结呢?省长林树森在会上专门强调,“农村低保解决的只是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广大低收入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还需要通过扶贫开发来实现”。
亮点之二:城市扩展到哪里,社区管理和服务就要推进到哪里
城市化水平低是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2005年我省城镇化率为26.86%,仅相当于1991年的全国平均水平。没有繁荣的城市,就没有繁荣的区域经济。尽快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定会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解决这一矛盾,关键是要加强城市社区工作,延伸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触角。这次会议要求在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自治功能的同时,要把社区管理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城市扩展到哪里,社区管理和服务就要推进到哪里。社区管理和服务还要与当前我省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特点相适应。比如,针对居民住宅小区化的特点,社区管理和服务要改变以街道为主要单元的做法,合理确定管理区域和管理范围;再如,围绕解决进城农民和城中村改造后失地农民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引入社区管理,为他们提供相关服务。
亮点之三:地方政府要把困难群众的救助放在同给公务员发工资一样重要的位置,财政增量部分要优先安排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
民政工作直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排忧解难,关乎千家万户、关乎亿万群众。省委书记石宗源在这次会上指出,“一个地方民政工作做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和落实得好不好”。
这次会议强调,由于我省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不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实施有效的社会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始终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地、县承担着重要职责,越是基层,责任越大。省长林树森在会上特别要求,地方政府要把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放在同给公务员发工资一样重要的位置,财政增量部分要优先安排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他还表示,中央在社会救助方面给予我省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省里将一分钱不少地发放到群众手里,不足的部分,由省、地、县三级共同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