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称,估计去年8-12月因“虚假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同比虚增175亿美元
新快报记者 宋菁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正在促使一些海外热钱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这也意味着,我国高企的贸易顺差中水分不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就称,估计去年8-12月因“虚假出口”导致顺差同比虚增175亿美元,占同期贸易顺差的17%。报告指出,出口虚增的主因是人民币汇率在去年8月以来的加速升值,并建议对目前人民币汇率“小步快走”的政策进行反思。
升值预期导致“虚假出口”
今年4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168.8亿美元,较3月份增长逾一倍。
这份名为《宏观调控:重点调整过剩流动性的流向》的报告认为,造成近期我国出口超常高增长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一是汇率存在一定的低估,二是长期采取高出口退税率政策,三是地方政府对引进外资采取了过度的刺激政策,如低价出租土地、提供各种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等。
报告认为,其中后两个刺激政策是主要的,长期采取多方面的刺激出口政策,必然导致外贸出口的过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上升是导致“虚假出口”或名义顺差扩大的新因素。报告说,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出口交货值的增长与出口额的增长明显不一致,这可以证明‘虚假出口’的确存在。“估计去年8-12月因“虚假出口”导致顺差同比虚增175亿美元,占同期贸易顺差的17%”。
所谓“虚假出口”,就是通过虚构出口货物事实或空箱报关、以少报多、以次充好、低价高报等手段,或通过出口货物不缴税、少缴税等方式,来达到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目的。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通过价格转移方式,抬高出口价格(或压低进口价格)将“热钱”导入国内,以赌人民币升值。
出乎意料的是,出口虚增的主要原因却是人民币汇率在去年8月以来的加速升值。报告说,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顺差问题,相反会扩大顺差,因此,目前采取人民币汇率“小步快走”的政策值得重新反思,“我们建议应主要依赖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来减缓顺差快速增长的趋势”。
保持中期汇率水平稳定
据此,报告提出三项建议。
第一,是加快下调出口退税率,将出口鼓励政策由“过度激励”向“适度激励”转变。总体原则是鼓励出口的政策应与鼓励产业升级的政策一致,重点鼓励升级型的重化工业品出口。
其次,调整目前实施的“慢升值”的汇率政策,努力保持中期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报告说,要坚定地避免加快升值,既不能搞慢升值,更不能搞急升值,升值不能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投资过热及结构失衡问题,也不能减少顺差,相反加快升值会促进投机性的美元流入,扩大顺差。“更重要的是大幅升值的机会还没有到来,在工业化未基本完成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未完成时采取逐步升值或快速升值的政策将增加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且阻碍产业竞争力的形成”。
报告建议,要缓解外部人民币升值压力,对外要传递这样的一个坚定的信息:人民币在现阶段缺乏大幅升值的基础,升值不仅将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不能解决顺差扩大问题,保持较长时间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前提之一。
第三,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加快转变引资观念,逐步减弱地方政府的“引资偏好”,淡化对引资的数量考核指标,促进引资从行政引资、追求外资规模,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资转变。尽快取消外资在各地享受的各种“超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政策,加快形成内外资企业政策一致、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中国服装的出口量越来越大。(资料照片,图文无关)
(敏华/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