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助推农业保险
打破财政支持“瓶颈”
图表: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敲定”6个省区 新华社发
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10亿元,在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等六个省区,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消息一出,多方击掌叫好。
2004年起,中国保监会在江苏、新疆等省区,以地方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等形式,开展保险试点。三年来,不少试点成功走出了保险公司、农户、龙头企业、政府共赢的路子,但财政支持的“瓶颈”问题也凸现——在富裕地区,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保费,农民愿意参保;但在经济欠发达省份,财政支持乏力,保险公司不敢孤军奋战,农业保险仍在撂荒。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农业保险亟待中央财政伸出援手。此次财政部斥资10亿元支持农业保险,为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启动了政策引擎。
补贴如何落实到农民头上
此次中央财政补贴的参保农作物品种有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和棉花等五种。保险责任包括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旱灾和冰冻。保费分担方案是:中央财政出25%,省级财政出25%,余下的一半,由农户或由农户与龙头企业以及省、市、县级财政部门共同承担。
据了解,今后每年4月以前,财政部将做出本年度保费补贴资金预算,在确认试点省份财政部门已经将应该承担的相应资金补贴到位后,财政部再下拨补贴资金。各省财政部门与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沟通,根据他们的业务计划,拨付保费补贴资金,到年底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其“多退少补”——按保单量下拨补贴资金,确保每一个参保农户都能沐浴到财政的阳光。保险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和定期监督检查。
根据政策,具有农险经营资格、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两年以上、机构网络健全、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保险机构均可参与其中。
中央财政扶持农业保险,将推动中国农业保险迈出一大步。但有关专家指出,相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对保险需求的现状,这还只是“一小步”,新的问题还在不断涌现。
一是补贴范围窄,补贴品种少。专家指出,中央财政在确定补贴省份时,没有将国内的商品粮大省辽宁、河南、黑龙江及河北等列入,这些省份的农业风险事关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再有,此次补贴只考虑了种植业,事实上,目前养殖业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保险应参与其中。“扩大农业保险补贴面积,让更多省份参与进来,有助于国家在一个更大的盘子里‘平抑’风险,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缺乏有效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与国外不同,目前我国缺乏可以分散巨灾风险的再保险机制。一旦发生巨灾,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将遭受“重创”,不排除有些公司一夜间垮掉。气象专家表示,“今年的自然灾害可能明显增多,农险业务将面临严峻挑战。”(曲哲涵)
新闻链接
关键点之一: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共同对农户投保按品种、按比例给予保费补贴。鉴于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保障农户的再生产能力为主,宜选择保成本的方式对参保农户进行保障,这也是政府负担最小的保障方式。
关键点之二:现实条件下可利用现有商业保险公司机构网点经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为减轻农户负担,中央和地方财政可对保险公司经办政策性业务给予经营费用补贴。补贴经营费用旨在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险业务和降低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