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5月24日电(记者陈黎明)截至一季度,中国手机用户超过4.8亿户,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5.3部。在普通大众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利用手机跟踪他人行踪、窃听通话内容的技术,正被部分不法商家开发利用。
“要了解你的行踪,只需要付出2元信息费,而不需通过你的同意。”曾对此事跟踪报道的某媒体记者荣建华说。
5月上旬,记者暗访了一家销售“卧底”的软件公司。这种软件最“诱人”的功能是“远程通过手机实时监听监控”。在被监控者的手机里安装一套“卧底”软件,监控者就可清晰地听到被监听手机所在周边的所有声音。这套软件还可以通过电脑备份被监控者的全部通话记录,收发短信内容。
“被监控者的手机上没有任何被安装软件的痕迹显示,即使是我们的专业人员也检测不出。”她说。
这家创立于2003年10月的公司,在其网站主页上自称是“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事实也的确如此,除长沙外,它已在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多个省份的30多个城市建立了53家代理销售机构。
尽管价格不菲,软件每套售价高达2180元,但仍有不少购买者。公司工作人员周姣介绍说,这其中主要是中年妇女,她们想以此了解丈夫的行踪,还有一部分是忧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此外,“用于商务谈判的也不少”。
虽然中国民众普遍为自己的个人隐私安全担心,希望政府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他们。但高新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法律法规滞后的断层已经初显。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也对个人隐私权进行了保护性规定。
但是,企业经营者采取各种措施以规避现有法律风险。湖南省通信管理局曾检查了在当地销售“卧底”软件的企业,但却找不到具体的法律法规确定销售“卧底”软件违法。
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削弱了现有法律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发挥作用。
“尽管法律规定,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对孩子,都不能未经对方许可,私自监听对方的电话。事实上,中国人对个人隐私权被侵犯的现实再气愤,却很少有人会选择将自己的亲人送上法庭。”湖南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的曾技芝律师介绍说。
学者们更愿意把通讯技术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危机当成社会问题来研究。“我们还应该更重视提高公民的社会道德水平,督促引导人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方向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