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西望山八大寺庙之一的毗卢寺(今鹿窝乡三友小学)前方约百米处,至今仍立着一块石碑,虽经历600多年风雨,石碑上的文字仍清晰可辨,这就是著名的明代永乐“盟誓碑”。
“盟誓碑”在破“四旧”时期已被毁损,碑身断裂成好几截,后经组合粘贴,基本恢复原貌。
关于盟誓碑的由来,在当地流传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据传,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年幼的皇太孙朱允文继皇帝位,是为建文皇帝。初登大宝,强藩压主,御史大夫晁错急功近利,力陈削藩,导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的“靖难之役”。四年之后,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宫中莫名起火,建文帝在部分忠臣义士护卫下仓皇逃往西南,几经辗转来到息烽西望山,借苍苍林莽以栖身。同时一边联络各地忠臣良将,一边在西望山周围地区招兵买马,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由于西望山地处偏远,加之山高林密,一时之间,永乐帝派出的杀手竟未觉察。直至永乐四年冬,西望山的突然热闹和时常来往的军民人等终于被朝廷暗探发现,于是永乐帝派出大批杀手赶赴西山,并明令贵州宣慰司限期进剿。先期到达西望山的杀手队伍领头将领姓胡,祖上系大明开国元勋,深沐太祖皇恩。潜入西望山数日,多有下手机会,然每每思及先帝恩遇,终不忍断了太祖血脉。但朝廷督促甚急,进剿西望山的官兵也正从四面八方赶来。胡将军于是只身面见建文帝,说明一切。建文帝不禁黯然神伤,环顾左右,疆场用命之士寥寥,加上这些年四处流徙途中耳濡目染永乐帝治国理政方面的业绩,思及“靖难之役”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不忍再兴战祸,累及黎民百姓。于是召集臣僚商议,有人提出将君臣将士就地化整为零,与当地村民聚族而居的建议,得到建文帝认同。
由于这些年建文帝的军队和当地村民和睦相处,秋毫无犯,还为村民们解除了多起匪患,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文帝于是邀集各处村寨长老商议,很快就定下了将君臣将士与附近村寨村民合族为谢、龙二姓(谢为当地大姓,龙隐喻建文帝)。同时确定了盟誓时间及地点。于是在永乐五年正月的一天,君臣百姓等齐聚毗卢寺前,洒泪共盟。如今西望山周围的居民也还多为谢、龙二姓,且在饮食、服饰、民俗民风上还保留着明代遗风。
1931年,国学大师任可澄踏访西望山,于鹿窝乡三友村小学前见到了盟誓碑,经多方考证,得出了此碑与建文帝难逃有关的结论。任可澄说:碑文上的“日、月”二字,是大明国号,分开来写表明一朝两君主,各据一方;文字上的火焰形图案装饰,隐喻明教图腾——日月圣火令;“万古丛林”则表示建文帝君臣人等从此归隐林泉,退出帝位争夺之意;落款用永乐年号,表明建文帝其实已经承认了朱棣的皇帝事实。
试想当年,料峭春寒的凄风苦雨中,建文帝从天子而平民,众臣匍匐于左右,君臣矢志共盟,那洒泪惜别时会是怎样的心境。也只有西望山这样的一片世外净土,才能逐渐熄灭建文帝君臣皇权思想,摒弃了名分、地位、权欲,自在逍遥地终老林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