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场追访各路专家为读者释疑
“南海I号”6月底7月初出水,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却要等到年底才“竣工验收”———
本报阳江今天消息 记者张演钦、林福益、孙璇报道:“南海I号”6月底或7月初出水,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却要等到年底才“具备验收条件”———昨天,本报见报后,引起读者高度关注,不少读者疑惑:“这样的话,‘南海I号’上岸后岂不是无家可归?或者要住进一个还没有通过验收的‘家’?”
今早,记者就此追访了各方专家。
考古所专家———
6月底水晶宫封顶验收
“南海Ⅰ号”即可入住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副主任魏峻博士表示,关于“南海I号”的“新家”,有两个概念需要区分清楚,一个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一个是水晶宫,安放“南海I号”的水晶宫是这个博物馆的其中一个部分,“有关工程单位已经向文化厅保证,6月底水晶宫封顶,通过验收后,就可以保证‘南海I号’顺利进入。”魏峻说,“年底验收”应该是说整个博物馆的工程验收。“只要水晶宫顺利完成了‘南海I号’的出水就没有问题”。
生物科研项目负责人———
水体环境加紧研究
亦能保证古船入宫
博物馆施工工地,现场工程总指挥黄星俊说,从建筑的角度来讲,“至于水晶宫主体封顶后还要相隔多长时间才可以使用,我说不清楚。我们是总包,此外还有很多分包,需要所有的工序都完成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据悉,水晶宫的工程牵涉到多个方面,包括水体环境、取水方式、安全保卫等的设计和建设。它们是否能够都赶在“南海I号”出水前完成?负责水晶宫水体环境之微生物科研项目的中大教师陆勇军对记者说,这个科研项目分几期,第一期从今年1月开始,为期一年。因此,“南海I号”出水的时候,这个研究其实只进行了一半,还需要半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本期研究。但是,他表示,不用担心这半年里水晶宫水环境对沉船的影响。“半年后我们就会提供针对性非常强的水体环境研究成果和设计方案。研究结果出来之前水晶宫使用的水体和沉船原来的水体环境非常接近,加上只有很短的半年时间,对沉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说到科研情况,陆勇军说,他们一直在观察沉船木头标本上微生物的变化,通过实验,“相信对水体控制会做得比较好”。
魏峻也表示,沉船上岸后,他们会在水晶宫里加快水体的循环从而保护沉船,“而且这个时候沉船还在淤泥里”,所以不用担心水体环境。
现场工程总指挥———
整个博物馆工程到年底方能竣工
至于将来水晶宫的水体来自何处,目前也正在研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工地上,工程现场负责人黄星俊说,取水的时候要考虑如何过滤或处理海水里的沙子、海洋生物以及微生物,需要确定一个比较好的取水点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自然,引水的管子不能占用太多的海域,尽量减少对沙滩的占用”。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筹建办表示,“按照目前工程进度,预计水晶宫主体封顶在6月中旬,整体封顶预计6月底,2007年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南海Ⅰ号”博物馆工程能否如期完工引人关注本报记者阙道华摄
第 1 页
沉井底梁月底完工
打捞时,底梁会派上大用场,沉井将变为封闭沉箱
本报讯记者林翎报道:昨天下午,在位于广州南洲路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小洲基地,工人正在赶制对沉井进行密封的36根底梁,底梁每根重6吨左右,长约14米,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打磨。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底梁将在本月底全部完成。
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烈日下赶工。约20多条钢梁就横在地上,里面是中空的。工人们正在对钢梁进行焊接和打磨。
据了解,底梁是在沉井安放完毕后,通过底梁穿过沉井,把沉井的底部封住,此时沉井变沉箱。此阶段在打捞过程中是关键阶段,也需时最久,大概要1个月。根据要求,沉井底梁穿越完毕后,沉箱应该是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底梁下有液压板,穿越完毕后就会把底梁往上顶,这样沉箱就封闭了。
工人们抓紧施工,确保沉井底梁月底交付使用 本报记者朱文海摄
(Robby/编制)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