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高速行驶的磁悬浮,高耸林立的写字楼……,上海这座新兴的城市在硬件上似乎与香港、东京、新加坡等老牌金融中心相差无几,但是在日本松山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童适平眼中,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童适平在5月25日至27日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上从多方面比较了上海、东京、香港市场的发展。他认为,从股市市值、金融业增加值、债券市场来看,上海与东京、香港的差距十分悬殊。
上海股市市值大概是东京的1/3,约为香港市场的一半。东京金融业的增加值也遥遥领先于上海。东京和香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高于12%,上海仅为8%左右。日本债券市场发行余额也远远把香港和上海“甩在脑后”。
不过,“上海市场进一步发展,超过东京是完全有可能的。”童适平说,“如果监管更加严格、更加明确,上市公司和券商的行为更加规范,投资者更加理性一点,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必定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带来机会。”
从代表股市发展趋势的筹资额来看,东京市场远远不如香港市场。上海市场从2006年开始和东京并驾齐驱。并且,近期上海股市的成交额超过了东京市场。最近一个月内,上海市场每日交易额大概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东京市场上日成交额大概略低于3万亿日元。
童适平说,东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无论在市场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巨大优势。但东京面临着日元国际化程度有限、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挑战。近年来日元汇率的持续低迷与日本社会的日趋老龄化关系密切。香港在金融市场某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现有的经济制度和货币体制下,可以在金融市场的某些方面发挥中心的作用。
童适平认为,上海与东京、香港相比,差距非常明显。上海要跻身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上海必须先成为国内的金融中心;开放和竞争;资本自由流动和人民币国际化。
此外,上海还面临着来自北京的竞争。童适平比较了北京和上海存贷款市场以及金融业增加值。结果显示,虽然上海人口和GDP都超过北京,但是北京的存款市场大于上海的存款市场,北京金融增加值及占GDP增加值也领先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