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红军 本报记者
为适应服务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大局的需要,近年来,市城市规划局在推进规划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方面,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在实践工作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规划审批:变“串联”为“并联”
近年来,市规划局提出要精心打造“四个工程”,即审批提速、绿色通道、亲民解疑、管帮结合,并将“审批提速”提上重要日程,提出规划审批办理由“串联”变为“并联”,要求各部门在受理报建项目后,由原来一个部门介入,变为同时介入、齐头并进,彻底打破了按惯例在受理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要经过选址、用地审批、建设工程审批等三个环节。受理的项目录入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后,各业务处室能同时看到项目的信息,各处室按各自职能一起介入、共同到现场踏查、集体研究、共同把关,形成了并行运作的“并联”模式,有效地缩短了时限,简化了程序,堵塞了漏洞。
市规划局还将原来由规划部门代为把关事项,调整为各部门按照各自法规和职责进行审批和监管,规划部门不再将消防、人防、卫生、交警等其他管理部门审批意见作为规划审批的前置条件。目前,该局审批运行时限由43天缩短到34天,工业项目审批时限由34天缩短到16天,成为全国规划行业审批时限最短的城市之一。
规划窗口:变“受理”为“办理”
2006年4月,市规划局专门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城市规划窗口设立了工业类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办公室,指定一名局领导专门分管,选择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干部常驻行政服务中心,改变原来先由行政服务中心规划窗口受理,再转到业务处室逐级办理的模式,实现了“受理”变“办理”。同时,对厂区、工业园区内的工业类建设项目以及加油站项目可直接在服务中心窗口办理行政许可,重要工业类项目则由主管局长召集有关人员在窗口现场研究办理,有效地提高了审批速度。
据统计,自窗口办公室成立一年以来,接待咨询事项达3000余项,均一次性告知;办理工业项目审批80余项;组织召开了哈东轻厂、哈飞集团、哈电机厂等50余个工业建设项目的协调会。2006年该局窗口被市行政服务中心授予“红旗窗口”的荣誉称号。
规划立项:变“集权”为“分权”
2005年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该局在各区筹建了6个垂直管理的规划分局。按照“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批”的原则,制定了服务基层、重心下移的指导思想,将市局管理权限和分局管理权限作了规定。在审批管理上实行抓“大”放“小”战略,对总体规划、重点地段、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把总”,对一般地段、一般性的建设项目给各分局自主权,赋予各规划分局对用地面积3万平方米以下,建筑面积在6万平方米以下,控制高度24米以下的工程审批权。特别是对市确定的一些重点改造区域,如哈西、哈东、顾乡、新香坊等地区的建设项目审批,都下放到了各区规划分局办理。个人建造住宅也都由区里办理。同时,明确一个分局由一位局领导分管,在项目立项中形成局务会立项,主管局长召开会议立项,分局立项的三级立项审批制度。2006年该局所承担的80%左右的建设项目审批权,都下放到了各区规划分局和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窗口直接办理。
规划服务:变“坐堂”为“出击”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2006年以来,市规划局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区、大企业、大专院校了解拟建设项目情况。同时,通过与发改委沟通,随时掌握项目立项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和了解情况,帮助建设单位做前期准备工作,使一些项目在正式受理前就做到了心里有数,对一些报建项目在组件报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局打破常规,未受理正式报件就协调解决问题。
某彩印厂在报建中出现厂区与城市规划路的矛盾问题,该局提出解决方案,为项目争取了时间。黑龙江长泰润滑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平房工业园A区内建设生产用锅炉房项目,属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经该局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了该企业园区集中供热与生产用热重复的问题。针对电镀、造纸、铸造等重污染企业分散、污染严重、三废无法处理等问题,该局与环保部门共同组织走访调研,提出建立重污染企业工业园区的建议,统一布置污染企业,并在“表面工艺”工业园规划选址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切实协调解决好企业和建设单位在规划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该局主动深入到群力新区,帮助解决了160家搬迁企业在新榆工业区选址的问题;深入到哈汽轮机厂,帮助解决了企业路网与规划路网难衔接的问题等;2006年以来,该局领导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基层和企业现场办公100余次,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120余个,该局于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在“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评比活动中被评为最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