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消息
5月20日,周日,上海浦东仁济医院——一家在华东地区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依然络绎不绝,并不因为公休日以及即将到来的梅雨季节而减少些。仁济医院外科大楼13层,医生办公室。一位年轻人正和几位医生拍着桌子,快速而犀利地质问谩骂着,医生们颓然疲劳地坐在一边,额头上的皱纹层叠着,眼睛向下盯着自己的膝盖,间或有人解释劝解,也很快被淹没在年轻人激动的言语中。最后,年轻人甩出一句:“我杀你们全家信不信!”门被生硬地推了一下,发出“砰”的巨响。
“不行,再来一遍,你最后推门时笑什么,前面都挺好的。”普外科医生卞正乾从DV摄像机后面露出半张脸,责怪着年轻人。这已经是这个情节第7次NG(拍摄常用语,指没有通过,重来)了,之前不是骂街不专业,就是表情不凶狠,这让这个扮演病人家属的医学院学生困苦不已,友情客串的普外科主治医生周鸿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对手”,说:“你再认真一点好不好,来来去去,这么多次。”
这是普外科住院医生卞正乾导演的第一部“电影”——《白领日志》中的一个场面,而整个拍摄也很快会杀青,从去年9月始,这部反映医务人员生存状态的电影已经持续拍摄了9个月,所有参演人员都是卞正乾的同事。
在这个4万余字的剧本里,4名刚刚踏出校门进入医院的实习医生,在实习期后,仅有一人继续自己做医生的理想,另外三人皆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虽然剧本略显粗糙,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实现理想的代价乃至爱情在理想面前的溃退皆有涉及,而卞正乾说,4名主角的结局就是“当下很多医务人员的命运,做医生,做研究,出国求学,或是做医疗保险”。
导演兼投资人,外科医生卞正乾要拍给人们看,至少是给自己的同事看,医务人员都活在什么状态下。他认为现如今的社会并没有给包括他在内的220万医务人员话语权,他们正在被异化,甚至被妖魔化。他想表达,医生也只是普通人。(据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