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沉船附近海域进行警戒 |
记者现场采访 |
南宋沉船 即将出水
(字幕:2007年3月28日,广东阳江海域)
指挥员:
全体注意,全体注意,我艇到达目标海域,加强瞭望,加强瞭望。
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阳江边防支队参谋长 黄晓宏:
这个海域方圆一海里是个禁区,距离岸边十八海里,任何船只不得在此停留,对可疑船只我们要进行检查,我们公安边防在这里的巡逻要持续到六月底。
对岸的渔船,别往这边过来,离开,离开海域,离开海域。
(字幕:2007年3月28日,广东阳江海军某部雷达观测站)
海军某部雷达站指挥员 王建:
我们海军在前方十八海里处设置了雷达警戒区,一旦有船只进入,停留时间超过十分钟,立即上报,这段警戒我们将持续到六月底。
记者 刘雪松:
这片普普通通的海域,为什么让人们如此的关注呢?在这几十米深的海底又有什么东西?6月底是一个什么日子?到那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解说:
就在公安边防海军雷达站持续警戒的期间,3月18号,一艘我国最新建造的亚洲最大打捞工程船——华天龙号,也从上海启程,奔赴这片海域。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打捞一条八百年前在此沉没的南宋古沉船,这次打捞也将成为我国水下考古史上规模最为浩大,也是最为复杂的一次打捞工作,而打捞时间就定在今年的6月底。八百年过去了,在这23米深的海底,这艘沉船还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为了弄清这条南宋沉船在水下的状况,其实早在1987年开始,国家博物馆和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水下考古队,已经对此进行了多次的探查。
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队队员 崔勇:
因为它是沉在一个非常合适保存它的地方,沉到瘀泥底下去,就被海上的浮泥给盖住了,在一种完成隔氧环境中的状态下,包括微生物也不能生存,所以船体保护,会比沉在地质非常好的海域的船体要保护得好得多,地中海有很多水下考古,但它只剩下一些陶器或者是硬的比较难以坏的东西的保存,除了南海一号以后,别的都说不上,都是剩下一段或者是散乱的,那个排水量应该是超过150吨吧,它的尺寸应该是在25米到30米之间,从木船来说,现在的木船也是很大的木船。
解说:
对于这条沉没于南海海域的南宋沉船,专家们决定,最终将其命名为“南海一号”,南海一号保存地如此完整,实属罕见。那么在这条南宋沉船里,又到底装载了些什么呢?被后人所扰动过吗?经过初步的探查,结果震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物考古界。
崔勇:
南海一号整个沉在泥底下,就是在人类有潜水技术之前,是没有办法触及到南海一号的,在找到南海一号这十几年中,被盗挖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一个坐标就要求是一直保密的。
解说:
在随后的探摸中,水下考古队在沉船中发现了大量南宋时期的各种瓷器,保存状况也是相当完好。
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队队长 张威:
搞了一个小面积的发掘,当时发现的时候,那些瓷器都是成摞码放的,作为一个原始堆积状态的,当时沉没时候状态还是保存的,所以当时大家也挺激动的。
崔勇:
我以前听过江西的一些陶瓷老师讲课说,把那几片陶瓷一包一包的翻开,给那些学生做示范,这是胡田窑的什么瓷器,烧得怎么漂亮,但是这次出的文物,都是一个个完整的瓷器,而且不是一个,是一批。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