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捞现场,沉井已隐没在海底不见,只有作业船只停在海上蔚为壮观。
考古人员展示打捞上来的文物。
昨日上午,“南海Ⅰ号”打捞现场传来消息,经过10天左右的灌沙和加压作业,打捞“南海Ⅰ号”的巨无霸沉井已经压入了海底淤泥以下8米左右的位置,4个各重几百吨的水泥块全部压在了上面。至此,沉没海底800年的“南海Ⅰ号”,已经完全装入了巨无霸沉井之中,再往淤泥下压4米,“南海Ⅰ号”打捞工程就将进行穿底梁操作。
沉井静压到淤泥下8米
省考古研究所魏峻博士介绍,24日下午,工作人员开始对沉井进行静压。
一块重500吨、一块重300吨和两块各重150吨的水泥块,全部放到沉井顶部。至昨天上午,沉井已经静压到淤泥以下8米左右深的位置,且正在缓慢沉降中。
据介绍,沉井须压到淤泥以下12米,才算完全到位。由于近段南海天气复杂多变,具体日期不确定。沉井静压到淤泥以下12米位置后,工作人员将在周边开挖淤泥。淤泥需挖到7米深,便于切割沉井下半截和横穿底梁。
魏峻表示,虽然近段时间海况反复无常,但打捞现场各项工作正在按原定计划逐项推进。沉船的出水日期,可望锁定在7月中下旬阳江第一个台风到来前。
沉井底梁全部制作完毕
而位于广州南洲路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船舶机具修造厂,记者了解到,为“南海Ⅰ号”沉井封底的36根底梁已经全部制作完毕。这36根底梁每根长14.48米,宽0.8米左右,重5吨多。底梁表面都刷了橙色油漆,整体呈长方体。
据运送沉井的拖船船长林能介绍,首根底梁此前已经与沉井一道运送到了“南海Ⅰ号”打捞现场,截至目前已陆续有将近一半的底梁被运走。
“海底穿针”决定打捞成败
为沉井穿底梁是决定“南海Ⅰ号”打捞成败的关键,也是最难进行的步骤,并誉为“海底穿针”。据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船舶机具修造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万兵介绍,打捞工程将动用液压千斤顶把这些底梁准确地穿到位。据了解,这些液压千斤顶由三部分构成,包括两个用来“顶”底梁的液压油缸,两个用来“拉”底梁的液压油缸,以及用来控制和操作的一台液压泵组。
万兵说,在每根底梁首部都留有两个圆孔,用于穿钢绳,钢绳将把底梁与液压千斤顶连接起来,依靠水下定位系统的指引,工作人员通过在作业船上对液压泵组的准确控制,液压千斤顶将对底梁施力,一边“顶”一边“拉”,最终将底梁穿过沉井。
在底梁穿好后,底梁之间将加上防漏板,沉井自此成为“沉箱”,“南海Ⅰ号”就被包裹在密不透风的沉箱当中。
11大沉箱搭建临时码头
与此同时,用于“南海Ⅰ号”出水后平移入水晶宫的海上临时码头目前也在紧张施工当中。其中,截至昨日,另外用于搭建临时码头的11个沉箱已经在广州制作完成。预计6月6日至8日,这些沉箱就将全部运抵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旁的临时码头施工现场。
据广州打捞局建筑工程处副处长、工程师陈东生介绍,这11个沉箱可称为临时码头的“基础”,每个沉箱长9米,宽6米,高5.5米,重300吨。沉箱中部是空心的,顶部留有钢筋。当这些沉箱运抵阳江临时码头施工现场后,将往沉箱中间填充沙石,以达到相当的重力,确保码头的稳固。
在6月6日至8日运抵施工现场后,填满沙石的11个沉箱将被拼成一个“T”字形的码头,从海边开始,每两个沉箱一排,连续排成四排,最后靠着路的一排为3个沉箱,拼成“T”字形后,将沿着沉箱顶部的钢筋造一道“胸墙”,如同一个外“包装”,把11个沉箱连成一片。建成后的临时码头将是一个长30米左右、宽18米的“重力式”码头,每平方米具有10吨的承载力。
临时码头建设费用过千万
记者在阳江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的临时码头施工现场看到,与“南海Ⅰ号”的新家“水晶宫”之间,有一条正在修建的道路,据了解其总长将修建至300多米,连接水晶宫和临时码头。届时,载着“南海Ⅰ号”的全潜船靠上码头后,将利用涨潮上浮直到甲板与码头处于同一个水平面,然后用气囊将“南海Ⅰ号”拉上码头,再沿着这条300多米的路拉进“水晶宫”。
专家透露,仅仅搭建临时码头的11个沉箱造价就达200万元,而整个临时码头的建设费用将超过1000万元。目前,临时码头在广州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接下来有关部门就将分批把沉箱运至阳江施工现场。
清凝作业共发现文物500件
在打捞现场,记者还看见了此前对“南海Ⅰ号”清除凝结物的“减负”过程中发现的文物和清理出来的大块凝结物。
据介绍,在船舷外侧4~9米宽的位置,清凝的过程中共发现这类较完整的文物500件,还有大量的瓷器碎片等。专家推测,这些文物原来应当放置在船的甲板位置,由于沉船发现之初渔网拖拉和抓斗作业,导致除金属器外,大量瓷器被损毁。
据介绍,1987年中英曾在该海域合作打捞沉船,当工作船把抓斗放到海里时,不小心对“南海Ⅰ号”船体和文物造成破坏。那次不仅抓断了桅杆,抓破了大量瓷器,而且给沉船尾部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南海Ⅰ号”船尾至今有一部分没有找到。
阳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少春在视察现场时表示,阳江将全力配合,为“南海Ⅰ号”现场打捞各项工作提供尽可能的支持,促成沉船按计划出水。同时,他提出,在开挖沉井周边淤泥的过程中,也要检查淤泥中是不是有文物。(记者王鹏、翁晓鹏、龙成通、王广永通讯员张文兵、李向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