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火箭第100次发射 > 长征火箭消息

我国首支航天发射部队揭密

  我国首支航天发射部队揭密

  痛饮庆功酒 热血写春秋

  --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姚笛)请先干了这杯酒。

  这第一盏酒,是敬给我国的开国元勋、科技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聂荣臻元帅,也是祭奠热血洒边关,忠骨埋戈壁的英烈们。

  航天发射部队,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支年轻的兵种。它的历史从1959年开始计时。

  自横空出世那一日,它便受到国人和世界的关注。有人给它这样的评语:“令华夏儿女扬眉吐气的航天尖兵!”

  九泉下的先烈们,长眠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的672位为共和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英雄们,你们可品尝到胜利佳酿的醇厚?

  酒杯在握,恍惚间47年前的金戈铁马仿佛又呼啸而来。中国航天事业艰辛而辉煌的历史画卷在眼前翻开……

  男儿带吴钩,丹心为国酬

  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全,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组建我国第一个导弹综合靶场。

  航天发射的特点决定了这项事业只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进行。

  1958年3月,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孙继先中将带领部队刚从朝鲜归来,征尘未洗,便转道西行酒泉,奔赴茫茫戈壁。

  酒泉的来历要追溯到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河西大破十万匈奴,汉武帝特派使臣载了美酒到前线去慰问。为与战士共享殊荣,他吩咐手下,将两坛美酒倒入营帐所在的山泉中,整个山谷顿时酒香弥漫,全体将士纷纷畅饮掺酒的山泉,欢声雷动。不管这是传说还是史实,千年之后我们想到这些,还是会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让我们斟满吧,喝一杯壮行酒。无酒怎能壮我解放军的豪气?

  戎马一生的孙继先临终前曾经坦陈:一辈子自己有两件事最值得自豪。一是在长征中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二是组织创建我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场。

  发射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空气含氧量只有16%,全年风沙不断;冬季严寒长达7个月,最冷可到零下34度,夏季酷暑,最高气温达43摄氏度。这里自古就是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远离尘嚣,宛若与世隔绝。

  然而,带着“再穷也要有根打狗棒”、“当掉裤子也要把中国的导弹、原子弹搞出来”的豪迈气概,将士们就是在这里挖开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锹奠基土。

  创业初期,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基地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发测站官兵发出誓言: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缺少水源,他们靠两只手和一把锹修水库、打水井;粮食不够吃,他们就打沙枣、挖骆驼刺充饥;没有蔬菜,就用盐水下饭;无处安身,他们就一堆人戴上大头帽,穿着衣服和毛皮鞋挤在帐篷里。就这样,他们开荒种地,生产自救,终于渡过难关。

  1960年,我国决定进行第一枚导弹发射试验。这时,曾经援助我们的某国政府突然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

  发射任务的历史重担沉甸甸地压在发测站官兵肩头。这个使命,寄托着中国强国梦想。它和民族相系,与历史相牵!

  当时发测站组建只有一年零五个月,大部分科技人员刚见到导弹不久,技术上也仅仅学了点基本原理。于无路中求索,在艰难中突破。

  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在空中拉出一道耀眼的弧线,准确命中目标。聂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预言:中国5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党中央决定实施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这是世界上首次也是唯一在本国领土上进行的热核打击发射试验,难度和风险系数极高。当时,兰新铁路停运,西北航线关闭,几百公里数以万计的居民紧急疏散,距导弹核武器发射场一百多米的地下控制室里,只留下发测站的7名指挥员和技术骨干。“七勇士”里仅有的一名战士徐虹指着高10米的潜望镜塔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牺牲了,它就是最好的墓碑。”

  1966年10月27日,核导弹像一条怒吼的巨龙腾空而起,扶摇直上,准确命中新疆罗布泊靶场。这是一声沉积已久的呐喊,这是一声不怒而威的宣告。外电纷纷评论:这是震撼世界的一声巨雷。

  早在五十年代末,毛主席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历史重任又一次落到发测站身上。当时正值“十年动乱”,官兵们忍辱负重,以为国争光的豪情壮志,昼夜奋战,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轨道。五年后,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入轨、平安归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外国军事评论家表示:中国创造了世界空间技术发展史上空前的速度。

  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发测站面临的又一个艰巨使命。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神舟试验飞船从他们手中顺利升空。接下来的三年内,神舟二号发射成功;神舟三号安全返回;神舟四号在超历史低温的情况下再次发射成功。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走完了航天大国十几年的路程。

  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期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返回严重偏航等重大事故,给发测站官兵带来很大压力。他们抱着“誓圆千年飞天梦”的决心,历经160多个日夜的奋战,最终安全顺利地将承载着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送上太空。2年后,他们又成功发射神舟六号,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

  让我们举杯吧!为了47年的风雨兼程,为了47年的一路辉煌!

  从新西庙的第一片营地,到载人航天发射场的第一座脐带塔;从大漠戈壁的第一朵蘑菇云,到南太平洋的第一次初试锋芒……透过历史烟云,人们看到了它伴随共和国成长的有力步伐。

  迄今为止,发测站官兵已成功发射40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2艘载人飞船以及数百发火箭,连续书写中国航天发射史上带标志性的“十三个第一”。谈及此处,胡世祥中将说:“能做到这些,真的很难。”外国考察团动情地说:“他们是了不起的英雄。”

  执着创新的脚步

  “30分钟准备!”指挥口令通过广播在戈壁旷野中清晰地传来。发射脐带塔紧拥着的胸臂慢慢舒展开来,露出乳白色的箭体。发射场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2006年9月9日15时,“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将在这里发射。记者有幸赶上了这个好机会。

  “15分钟准备”现场开始寂静。“5分钟准备……3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心跳开始加速,空气仿佛凝固。

  “10、9、8、7、……”,倒计时的口令声喊得人心直发颤。

  最后时刻终于来到了。“点火!”一团红光蓦然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一声炸雷随之滚过天空。在漫天红遍的天幕中,一柄白色“利剑”在橘红色烈焰的助推下从发射平台上缓缓升起,奋力攀升,速度越来越快,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测发指挥大厅里,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着各测站传来的火箭飞行参数。依靠这些数据,指挥员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15s程序转弯”、“144s一级关机”、“333s二级主机关机”、“573s星箭分离”……

  中心技术部二室主任郑永煌告诉记者,指挥员现在的轻松完全得益于发射场自动化指挥监控系统的应用。这套系统是发测站官兵历时三年刻苦攻关,在1998年研制成功的。它集指挥控制、辅助决策、网络通信、信息显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能对发射场数十个接口系统、数万个信息流量逐一进行分析、优化和处理,其综合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

  让我们捧杯在手。这第二盏酒是庆功酒,庆祝卫星的成功发射,敬给用开拓创新推动我国航天发射技术不断跃升的战士们!

  航天发射部队,一支名副其实的科技之师。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它就与科学技术结下了“血缘亲情”。“科学创新”在发测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官兵们总是利用下厂所学习、外请专家授课、探亲休假等各种时机,了解信息、收集资料、学习研究国内外航天发射的新理论、新技术。世界航天发射技术的最新发展就是他们的攻关方向;新的任务对发射场建设的需求,就是他们创新的目标;能提高测试发射能力的实用成熟技术,就是他们开发的课题。

  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我国航天发射一直沿用的分段组装、分段测试、分段转运的“三分段”模式,存在试验周期长,可靠度不够高的缺陷,已不能适应载人航天发射的要求。

  惟有自主创新,才能抢占我国航天发射技术的制高点。发测站的科技干部和有关单位的专家们经过科学论证,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垂直组装、垂直转运、垂直测试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试验模式构想。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火箭和飞船的状态不变,极大提高测试和发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国内,这一领域既没有现成的路子,也找不到可鉴的经验,从何入手?发测站成长起来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原副总设计师徐克俊,带领技术人员勇担风险,大胆创新。同时,认真分析国外航天发射场的机构特点,制定出《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工艺流程》,建立了“三垂一远”发射模式的基本框架。这一模式的采用,使产品转运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实施发射的时间也由以前的10至15天时间缩短到3至4天,并具备15天以内连续发射的能力。促进了我国发射测试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该成果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了迅速掌握全新的测发工艺流程,官兵们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克服转运车变速时必须先停机再变速的难题;实现不停机变速转运,使转运一次的定点误差从15毫米缩小到3毫米。 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感慨地对记者说:“中国走向太空的每一个脚印,无不铺设着一块块创新的基石。”

  凭借创新精神,发测站官兵还参与研制了煤油燃烧分解法废气处理系统,成功解决推进剂废气处理问题,结束航天发射环境污染的历史;提出的加注量模型化测量方法,首次实现地面加注系统由单路测量向多路测量的转变,极大提高加注的精确度和可靠性;破解图像采集卡编程、光点目标识别等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实现火箭瞄准信息的可视化,大大提高了我国飞船的入轨精度。

  倚天砺长剑,长剑刺青天。发测站官兵针对飞船、卫星发射和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三条战线交叉并行的新形势,采用系统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管理办法,建成一体化指挥控制网络和数字化综合保障系统,使发射场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发射试验能力大幅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以来,他们累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79项,完成重大革新改造项目20项。从这里,先后走出了34位将军,有55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和荣获国家优秀科技人才奖的专家16名。

  正是依靠这支人才方阵、科研大军,托举起了航天发射部队科技进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续写着发测站的辉煌未来!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还有一盏酒要敬给因工作机密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大漠英雄们。这是一碗入口辛冽、后劲绵长的思乡酒。

  “我很渺小,在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也伟大,因为我融入了宏伟的事业”。这是中心崔吉俊副主任任发测站站长时写的一首名为《感悟生活》的诗。

  在发测站走过了近半世纪的岁月后,回头望望,发现身后除了一系列惊天传奇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那就是东风人的精神了。

  发测站创建的时期,不是个物质充裕的年代。甚至,那不是能吃饱肚子的年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中一把把野菜告诉我们,创业者是用这样的东西果腹,创造出祖国航天事业的辉煌,他们以最少的能量消耗,创造了最伟大的奇迹。

  聂荣臻元帅、孙继先将军等创建者都选择逝世后把这里当作他们永久的宿营地。许多调出去的老领导、老专家,生前留下遗嘱,要求百年后把这里作为最后的归宿。这片热土寄托着他们的忠诚和期待,即使生命停息,也愿意在这里守望。

  寂寞和苦累虽然难耐,但并不让人悲伤。不被亲人理解才是发测站官兵们最痛苦的事。由于任务的高度机密和事业的特殊性,他们必须遵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政治纪律,许多行为无法也不能向亲人们解释。

  工程师李伟,正在执行任务时,收到“父因车祸病故”的电话。当时正值发射任务的关键时刻,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为了航天事业,他只能将悲痛深埋心底。三个月后,当他赶回家时,父亲的坟头已长满了青草。

  在发测站,政治部主任石如善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最近3年来,有59人推迟婚期,231人推迟探家,71人亲人生病不能照顾,17人父母去世未能回家奔丧……

  在发测站的建设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留名要留集体名,计利要计国家利”。若在别处,它可能只是作为虚拟化的、鼓舞士气的口号。在这里,无数人的身体力行已经把它变成一个再平淡不过的陈述句了。

  1985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崔周顺,是神舟飞船发射电力系统技术负责人之一,技术十分过硬,朋友一直劝他转业到地方电力公司拿高薪,但他从来不为所动。

  王新峰,29岁的清华研究生。2004年毕业后他登上了西行的列车,那时起他才真正体会到祖国疆土的辽阔,戈壁的荒凉。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和参加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自愿放弃了回校读博。在同事的介绍下,他现在正与一天津女孩通过鸿雁传书谈恋爱。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运载火箭加注燃料是火箭飞行的动力之源,这项工作风险性极大,稍有不慎就会有性命之虞,素有“魔鬼”称号。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41年前,在泄除剩余液氧时突然失火。看到战友周孟山被火舌吞噬,24岁的王来不顾一切冲来相救,特种燃料的气化分子顷刻使他成为一只“火炬”。为保护加注车辆安全,全身燃烧的王来义无反顾奔向戈壁滩,最后倒在了戈壁。在他的身后留下了38个焦黑的脚印……

  ……

  要品味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和赤子情怀,几盏薄酒也许太过寡淡。与英雄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相比,我们的笔触也许太过苍白。

  但是且让我们满饮此杯。再借一行辛弃疾的词句,为英雄们面前无尽的新征程祝福:“看试手,补天裂!”  

(责任编辑:赵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孙继先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