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没有网络 图书馆就是最大的信息源
范东升先生在纽约罗斯福总统故居 |
主持人:您上的是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据老北大人说,北大中文系77级学生文学专业和新闻专业。这两个专业在学校里都出尽了风头,文学专业的同学都被称为诗人和作家,新闻专业的学生被称为大记者,您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校园生活吗?
范东升:大学生真得是非常用功,跟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不太一样了。现在社会状况也不一样了,可能学生比较多的时间用于娱乐、上网等等其他活动比较多。
主持人:那个时候图书馆里的书多吗?
范东升:北大图书馆里的书比较多,虽然文革图书受到了一些破坏,但是图书馆里的书基本上是保全的。另外有些书是外面看不到的,包括外文书,我记得我在研究一些理论问题,以及学习一些国外的最新的知识,都是通过在图书馆看一些外文书籍,因为其他地方可能看不到,只有学校的图书馆才有。
范东升:学校作为学术研究和教学需要,有专门的经费从国外来进这些资料,报刊或者外文原版书,在外面肯定是不容易看到的,北大的书比较全。
主持人:当时的资料,书方面的条件还是不错的。
范东升:作为大学来讲,这是最大的资源之一了,你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学,但是没有图书馆的话。而且图书馆不像现在这样,过去的图书馆很限制,非常严的,比如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学生,才可以去看哪些方面的书。有特别的信息来源能够保证。
主持人:现在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都会办一些刊物。作为第一届大学生,你们当时也办过报纸、杂志之类的刊物吗?
范东升:我们同学也做过实验性的小刊小报之类的,但不是什么正规的报纸。
主持人:在大学生活中,还是有一些实践的过程?
范东升:除了自己办一些小报之类,我们还有实习,学校组织学生去实习,我是在陕西日报实习。
主持人:从这方面讲,跟现在的大学生一样,在校时都有实践的机会。
范东升:可能现在的条件会更好一些,拿汕头大学新闻学院来讲,他安排的实践机会条件还有课程的设置,是比当时的水平还是要高多了,内容要丰富多了。因为当时北大就是组织一段时间去报社实习,但是课程时间就比较少。
回到学校的感觉,就像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主持人:您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的身份,是不是特别地自豪?
范东升:这个当然是了,因为上大学本身这个机会就是很难得。当时大学生不像现在这么多,人数也少得多,像我们新闻专业一班,一个省才进一个人。
主持人:都是天之骄子。
范东升:人数不像现在扩招人数这么多。像我读研究生那时候,研究生一共才两个人。
主持人:您后来又读了研究生?
范东升:我在人民大学住校,我在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了三年研究生。
主持人:记得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有一句口号,叫“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话后来经过考证是北大中文系学生喊出来的,就是77级和78级那两年的学生喊出来这句话,您还记得这件事情吗?
范东升:具体的过程因为我没有参加,我不太清楚。当时的年轻人经过文革以后,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社会,让中国重新走上发展复兴的道路,有这个愿望在80年代觉得是特别地强烈,所以会提出那种口号。
主持人:这句口号后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最强音。你们同学毕业之后,大部分都去了哪里,现在状况怎么样?
范东升:像我们这个专业,大部分还是做了新闻工作,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其他单位,电视台都有。
主持人:是国家分配吗?
范东升:当时和现在不一样,当时因为整个中国还没有市场化,所以学生是由学校来找单位,分配,国家是包分配的,当时还是属于这种情况,也有个别的有自己找的,跟现在完全由学生自己找工作,这个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您那届同学去的单位应该很不错吧?
范东升:当时那些单位都还不错的,给这些同学的的发展机会都还挺好的,有的现在做的是媒体报社的领导,像我们有一个同学是新华社的副总。
主持人:这些同学现在都成了中国各行各业的精英。
范东升:都还是做了一些事。
主持人:有人说77届、78届是大学生是最勤奋的大学生,您认同这个评价吗?
范东升:我觉得我们这些同学的确是很努力的。当时在上学期间学习的时候非常勤奋,毕业之后工作都是尽心尽力的,能力比较强。
主持人:大家都很珍惜这个难得的求学机会。
范东升:对。像我们都离开学校,算是失学,我是初中二年级,初三都没有上,就离开学校,就非常怀念在学校的时光,特别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现在终于回到学校,可想而知,可以说是生命第二次开始,有这种感觉。当然很珍惜这个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