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吸烟人群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全国中学生中平均吸烟率为3.41%。专家指出,青少年吸烟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有些是由于好奇,还有一些是受同伴影响,认为抽烟会带来更多的朋友、更高的威信。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控烟宣传,为何还有青少年认为“抽烟会带来更多的朋友、更高的威信”?不能不承认,在相当程度上,现行的无烟宣传对烟民或潜在烟民的影响是失败的。
“吸烟有害健康”,这算得上经典的无烟宣传语句,连烟民也大多耳熟能详。但到底如何有害?目前许多关于“吸烟有害”的研究或者说法,很难真正说服未成年人。比如:吸烟易引起猝死、吸烟男士不育机会高6倍、抽烟增加牙周炎患病几率、吸烟可能导致行动不便、吸烟易患四种心脑血管病、吸烟可致老年性失明,等等。但是,青少年会认为,这只是可能性,而且自己抗烟害能力强,这些危害不一定发生在自己身上;身边因吸烟患病的人看起来并不多,甚至非常少,说明这些概率很低。
相比之下,美国加州政府的控烟宣传则有效许多。据报道,针对未成年人吸烟问题,美国南加州大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研究所提出了一项创新的干预计划。它应用社会心理学原理,以社会、学校、家庭、伙伴等为背景,从心理上诱导学生提高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这一计划在宣传上强调:“吸烟导致牙黄和口臭”,影响个人形象与社会交往,有可能会被伙伴和同学拒绝。加州的做法取得了巨大成功,那里的学生吸烟率逐年下降,成了全美控烟的典范,而南加州大学的计划也被誉为美国第三代预防吸烟的代表技术。
加州的做法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强调未成年人的参与。控烟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展开的。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活动中与其他参与者随时交流体会与心得,如开展同伴教育、小组讨论、劝父母戒烟等。参与式活动的最大优点在于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培养抵御烟草环境压力的能力与拒烟技巧,加强自己离弃烟草的决心。
劝诫未成年人要善于“攻心”。从加州经验可以得知,我们的控烟工作必须紧密结合未成年人的具体实际,增强无烟宣传的针对性;甚至可以让烟民对吸烟的危害性“现身说法”。如此,青少年对烟害的认识才可能真正深入人心,进而才可能远离烟“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