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热议:修路能否穿越古城墙
资料显示,开封古城墙是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长度仅次于南京城墙,比西安城墙还长出0.65公里。
一时间,新修道路该不该穿越古城墙成为开封市民热议的话题,赞成者与反对者喜忧参半。
有市民认为,开封市城区的道路状况之所以出现拥堵,有地形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但历史是人创造的,研究历史、记录历史也是为人服务的,古城墙不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修建“金耀路”势在必行,不然开封老城早晚要被城墙“堵死”。
更有市民对此表示担心。
“未来的‘金耀路’要穿越古城墙,今后是不是所有的城区道路都要穿城墙而过?那么,保留开封古城墙还有啥意义?”
“当年鼓楼的拆除已经成了开封人心中永久的痛,为什么还要走这条路子?12处豁口已经不少了,不管怎么样,不能随便开城墙。”
“修路是好事,应该修!但不能打城墙的主意。”
为解决修路与保护城墙的问题,有市民建议修建地下涵洞,以保持地上城墙原貌。
但此建议很快遭到非议。“开封城墙以‘城摞城’的奇观闻名于世,露出地面的为清代城墙,深埋地下的是明代和宋代城墙。地下城墙比地面上的更具文物价值。”
还有市民提出修建一座“城门墩”,“城门墩”上辟出2或3个城门洞……
政府声音:穿墙修路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
开封市城墙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郭世军说,在1995至2001年开封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列出了穿越城墙的“金耀路”,此总体规划已经过国务院的批准。这是辟墙修路最重要的依据。
但他同时表示,“金耀路”穿越城墙具体应该采用什么形式,河南省、开封市两级政府组织城建、规划、文物、古建筑等方面专家对此方案进行了认真论证。
专家们的论证一致意见是,为缓解开封西区入市通道的交通压力,修建“金耀路”势在必行,但修路必须在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持城墙原有风貌和墙体的完整性。“金耀路”所要穿越的城墙处,历史上并没有城门,此处不能建城门楼,也不能建“城门墩”,而是在城墙墙体上直接开凿城门洞,能供车辆、行人通行即可。
郭世军说,专家们的意见还不是最终定论,开封市政府将于近期向国家文物局汇报,“金耀路”是否要穿越城墙,最终要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专家建议:用透明方式解决修路与保护古城墙的问题
开封市政协副主席、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梁留科教授一直关注着开封古城墙的命运。“开封城墙是非常珍贵的不可再生文物古迹,一旦被破坏,文物价值将无法挽回。”梁留科说,“同是三大古城墙,西安和南京的保护意识都比较强,开发多属于利用性开发。开封西门的交通问题可以通过交通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有效分流,以及建设部门环城道路规划等手段来解决,但古城墙一旦被破坏,就无法修复。”
“穿过古城墙修建进城道路的方案一定要慎重,不能仓促动工。”梁留科认为,如果开封市确实要修建穿越城墙的道路,最好是经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听证,用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方式,给关注古城墙命运的人们一个答复。
法制网开封5月31日电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