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近日透露,北京私人小汽车出行量已逼近公共交通,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增幅为公共交通的两倍,小汽车一个车次运送人数下降到1.26人,出行结构正朝不利于节约的方向发展。
面对能源消耗、尾气污染、交通拥堵、效率提升等现实问题,“公交优先”成为近年一大政策倡导。
比如,2007年起北京推行“低价公交”,实行刷卡4折优惠,学生2折优惠。此举的确激发了部分市民乘坐公交的热情,2月初北京公交“一卡通”销量突破了828万张。但是,突增的客流使原本就不宽松的公交运力更加“超负荷”,出行效率并未提升,乘坐的舒适性还降低了。此外,低票价令公交进一步产生经营性亏损,缺口自然由政府“埋单”。尽管北京市宣布未来5年要向公共交通投入715亿元,可倘若“乘客越多亏损越大”,公交服务水平的提升动力何在?仅凭“便宜实惠”,又能令“白领阶层”心动吗?
此外,养路费改燃油税,也是近年热议话题。可是,受到部门利益、道路收费还贷、国际油价等因素影响,可谓“千呼万唤不出来”。加之保险开销与车辆折旧费率相对固定,私家车主难免会想:买车就是为了“享受生活”,既然多开车与少开车没有政策性“区别对待”,干嘛要去挤公车“受罪”?一些地方还采取限量竞价的上牌方式,控制私家车增长。此举对高收入人群的购车影响甚微,一般收入者则对政策趋向、收取资金的用途存在疑问,某些已购私家车者更是可劲儿用车,以换取“价值平衡”。坦白说,如果政策导向缺乏新变化,假如管理方式没有新思路,倡导私家车少出动,效果难言乐观。
当然,还有一些人乘小车、“打的”出行实属不得已。像老人、残疾人、孕妇、病人、婴幼儿等等,面对摩肩接踵的车站人流,“压缩饼干”式的公交车,只能“望车兴叹”……事实上,公共交通能否适应“特殊需求”,逐步实现“无障碍”服务,不但是社会人性化的微观体现,更会影响到人们对公益号召的认同感受。
诚然,实现公交优质服务与良性运价循环,是世界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公交盈利的典型,香港特区的做法是给予公交企业沿线土地的开发权。然而,这种“堤内损失堤外补”并不符合内地的土地政策与地产开发模式。对我国城市公交或许有所启示的经验是——由特定机构根据地方财政收入、公众平均工资、油价与通涨水平、经营合理盈余等因素,测算公交的基准票价,并以公开听证的形式予以确定,再籍此展开准入招标,允许资本投入的多元化,切实引入竞争机制。既非单纯由政府“大包大揽”,也不是彻底的“大撒把”,实施具有“约束性 公益”特征的公交市场化,或许值得地方领导者思虑揣摩。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公交执行低票价,运力与财政难免吃紧;推进“公交优先”,轿车产业难免“皱眉”;解禁“小排量”,私家车数量进一步增加;公路轨道、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更多“新移民”纷至沓来……某种程度上,管理艺术的精妙在于有序与平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关系到执政能力的建设。在交通管理的问题上,统筹协调考虑,才能避免顾此失彼。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