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中学生在本校运动场上开展多项活动。
本报记者 汪大昭摄
今年5月3日,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和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从2007年到2009年,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完善农村体育设施,使建有标准篮球场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0%,建有篮球场、全民健身广场、游泳池的农村乡镇比例达到35%,全市社区人均体育设施用地面积达到或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水平,同时,积极推动学校、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为市民健身提供便利。
因校制宜
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
目前广州市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馆10140个,全民健身路径1300条,具备开放条件的市属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99%,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率达45%,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2.4平方米。全市广义体育人口比例58.82%,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广州市第三中学始建于1863年,地处拥挤繁华地区,操场狭小。如今,一块外带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人工草皮足球场,一座容纳两块篮球场、8块羽毛球场和多张乒乓球台的两层体育馆,一个50×25米装有活性炭循环过滤消毒设备的游泳池展现在人们面前。教务主任黄坚介绍说,扩建校区,兴建运动场,总共投资3.6亿元,市、区两级政府的政策和投资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管理和利用则靠学校和社会力量协作。运动场不仅满足本校61个教学班3200多名学生体育课、课余锻炼和5支校代表队业余训练,还与周边学校共享资源,早晨、傍晚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由于所在区域没有一所体育场馆,附近学生和市民成了这里的常客。
早在2001年,广州市便开始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试点,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收费标准,因校制宜,灵活开放。全市符合条件的1000多所学校全部向社会开放了体育设施。一些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源,采取承包方式参与运动场馆经营管理,组建俱乐部,举办培训班,安排教师和教练指导。也有的学校与街道和村委会联手,实行体育场地免费开放。
满足需求
公共场地要见缝插针
越秀是广州市中心几个老城区之一,广东省第一个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就建在车水马龙的东湖路上。馆内设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沙狐球、台球、武术、柔道、跆拳道、游泳、健美、形体操等10多个项目的活动场地,附近还有一块带200米跑道的小型足球场,健身器材都是进口的。
区体育局局长曹成来说,健身中心坚持低收费,打一小时乒乓球10元,游泳是全市最低价,羽毛球场地有人一次预订几个月。逢年过节或是老年人、残疾人和低保人员来锻炼,还可以享受优惠或免费。体育工作要有位置,先要有作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大众健身设施供不应求,中心在确保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市民需求。
走出健身中心,长长的沿江大道边,各种健身设施被穿插安置在绿地边缘,妇女带着孩子们在健身路径上锻炼。在力争到2010年广州全民健身路径增至2000条的同时,倡导让公共绿地动起来,让健身设施绿起来。
增强活力
体育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跨过珠江,在海珠区中部的凤阳街道凤和经济联社,10平方公里之内居住着20多万人,包括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辖区内各类企业逾万家,大多从事布匹交易。就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城乡结合部,拿出2万多平方米经济发展用地,建有4个足球场、5个篮球场和两个乒乓球活动中心,全部免费对社员开放。
虽然每年减少了几百万元收入,但联社负责人说,生活富裕了,大家有精力参与体育活动,文化站组织运动会,赛龙舟,乒乓球集训对省市专业队退役球员都有吸引力。虽说多方争地,也一定要保住体育场地。每年一度的凤和杯足球联赛,有12支球队参赛,设有1500元象征性奖金,50多岁的老将还活跃在场上。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提升了群众文化品位和综合素质,带动地区经济连年增长,也促进了社会治安的好转。
广州——这座人口密集的南方都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不断推出新举措,锐意进取。构建和谐社会,这里又涌起体育设施与城乡建设互融的新潮。未来的广州城乡将处处配上体育设施,居民就近锻炼不再是梦想,公园绿地将成为市民锻炼身体的好去处,乡镇农民将拥有城区市民所享有的体育锻炼设施。
人们相信,体育的发展能够为羊城带来和谐、文明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