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将美沙酮喝下。 |
美沙酮诊所的医生在为患者开药。 |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游曼妮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朱元斌
两个月前,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广州市越秀区一个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挂牌。它并不面向普通居民,而是专门对吸毒者进行药物维持治疗的美沙酮门诊。在全省已经开张的33个同类门诊中,它是唯一一家落户在社区里的。两个月过去了,周围没有发生过与之相关的负面治安事件,居民的忧虑逐渐消除。记者了解到,试点如果取得成功,还将在全市推广。
“家门口治毒瘾等了半年多”
2007年5月31日,上午10时多,家住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的陈先生步履匆匆,走进了一条热闹街巷,从牌坊入口处转个弯,穿过一排商铺,在一个半米宽的楼梯口停住。稍稍歇了口气,陈先生有些警觉地扫了一圈周围,然后快步上到二楼。右边有扇门开着,3名穿白大褂的医生、1名保安、2名病人在这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里,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房子被间隔成药房、诊室、洗手间、保安室,墙上两个摄像头对望,将屋子里所有的人收入镜头。陈先生凑近厚玻璃窗口,隔着一排铁栅栏,他的声音不大:“医生,我来了。”然后递上身份证,签名,交了10元钱。一名女药师从旁边的窗口递给他两个杯子,他脖子一扬,吞下了其中一杯淡绿色的药水,接着喝下另一杯温开水。然后,他坐回椅子上,默默地盯着天花板。保安一直看着这边,旁边先来的病人也不和他说话。15分钟后,回答过医生身体有无不适之后,陈先生起身下楼。两名同样脸色蜡黄的男子蹲在花基前抽烟,他不想被人看到,匆匆离去。
这一整天,靠着40毫升的美沙酮——淡绿色药水,他不用再去想办法弄500元找人买海洛因。陈先生,44岁,吸毒18年,多次被送去强制戒毒,是街道派出所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不久前,片警打电话告诉他等待半年之久的越秀区的美沙酮门诊开了。在指定医院做完体检,尿检阳性、肝肾功能正常,资料审批后,他被正式通知可以“入组”。
从首批的8个人,到现在已有50多人入组,目前还没发现有人因复吸退组,只有两人因为自身健康问题暂停治疗。
陈先生和另一名接受治疗的女患者阿秀都是越秀区居民。从2006年9月开始,阿秀就听说越秀区要开药物戒毒门诊。但直到荔湾区、番禺区门诊开业的消息上了报纸,越秀区还一点动静没有。“荔湾区那个点太远,来回坐车得两个多小时,而且不收别区的人。”
诊所筹办几经波折终艰难开张
选址遇阻
阿秀他们不知道,有一拨人为了开这家门诊已经奔走将近一年。
去年5月,广东省卫生厅上报国家卫生部,申请33个名额,开设国家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用美沙酮替代维持法治疗吸毒成瘾者。33个名额中,广州分到了3个,要求在吸毒者超过500人的区、县设点,选址地点还要满足面积充足、交通方便、相对独立等条件。同时入选的荔湾区选择了广州市脑科医院,番禺区选取了区人民医院一个独立门诊部。越秀区承接任务的是一所社区医院,是名副其实的“社区试点”,这在全省33个同类门诊中独一无二。
越秀区的这家社区医院当时已经租了东川路一居委会的一处地方,原本打算开卫生服务站,这里闹中取静、单门独户,完全符合选址条件。去年6月份,社区医院提交设计草图,并按照卫生部的规范指引采购了冷冻箱、传真机、打印机、电视。
图纸批准下来,社区医院一面掏出5万多元钱准备装修,一面派了两名医生到云南接受国家级美沙酮维持治疗培训。
此时,一直没吭声的街道出面提出了他们的顾虑:开戒毒门诊如果影响治安,怎么向居民交待?社区医院很清楚,如果没有街道支持,门诊即使开了,以后的日子也很难过。
艰难的取舍之后,在计划开张的前一周,装修机器停止了轰鸣。
易地重建
最终,东川路门诊的计划流产了,荔湾与番禺两个区的门诊试点则如期开张。2006年11月,越秀区卫生部门和禁毒部门在街道办事处开了一场协调会,区里领导发言之后,迅速安排了工作任务,街道、派出所、社区医院、居委会凑成一桌,被嘱咐这事得“尽快办”,这一次门诊地址换成了社区医院拥有产权的一个卫生服务站。
被选中的居委会感觉“受命于非常之时”,而拿到“准生证”的医院则快马加鞭,迅速将人力转移到新址开始装修。不过所有的一切工作都非常低调进行:没有任何宣传,除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街坊们几乎都不知情。区里、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们也是分批过去转一转,查看工程进度。今年3月27日,诊所正式开张,没有仪式,连牌子都是当天悄然挂上去的,门牌上看不到任何与戒毒直接有关的字眼。
救治吸毒者与维持社会治安如何并存?同样的矛盾在其他省份也发生过:卫生部门一心想早点开展美沙酮替代治疗,减少吸毒者共用针筒,降低艾滋病传播;但有关部门担心门诊成为吸毒人群聚集点,见一个就拉一个去强制戒毒,从此没人敢上门服药;门诊附近的居民更是怨声载道。
这几乎是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诞生的必然经历: 30年前,香港首推美沙酮门诊时,曾有市民上街游行表示反对,但今天美沙酮门诊在香港已经遍地开花。
住户与求诊者相安无事
新门诊地点仍不理想,因为太靠近居民区。刚开始,很少有住户察觉到这个寂然无声的变化,也没人向居委会投诉。但如同大石压在心头,做事的人没谁能轻易放得下来。
开业之初无人知情
门诊开业的第三天,一位阿伯摸上门来,说要看感冒。医生只能告诉他:“这里不看病。”阿伯没有多问,转身就走了。楼下开发廊的女老板压根就不知道上面发生了什么事:“听说要开个小诊所吧,我估计他们还在搞装修,没见到什么人。”另一个租铺的香港老板态度比较开明:“香港很早就有喝美沙酮戒毒的地方,能帮到一些人戒毒,不过这种诊所不会开在居民区。我们也是租铺的,房东把铺租给别人干什么,其他租客无权干涉,但是如果有人犯罪,我会找公安部门举报。”家住周围的一名高一男生小王对“家门口开戒毒门诊”既支持又担心:“开了以后如果没出事,那就没关系,帮部分人戒毒,社会会更安全。就怕说不准,万一出问题怎么办?这样的门诊开在居民区总是不合适。”
医院街道都很低调
在门诊刚运营半个月之后,记者首次到此采访。居委会的办事人员仍对这个“新生事物”密切观察,保持着一定的戒心,不愿评价。医院方面也非常谨慎,一再强调“刚开”、“好不容易才开”、“非常脆弱”,希望“它能自然而然地生存下来,大家都没感觉就是好事”,最理想的状态是“吸毒的人能摆脱海洛因,喝药以后能正常上班,附近治安好转了,这样我们说话就有底气了。”医院正在设计一套调查问卷,想找个机会向周围居民巧妙地解释这个特殊的门诊部,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医院怕一戳就破了:“现在居民的维权意识很强,在楼下建个垃圾压缩站、超市、商场,都会遭到强烈否定。何况在不了解的人看来,这是和‘违法犯罪’沾边的。其实我们很想说,垃圾压缩站有臭味、有噪音,但这个门诊是无公害的,办好了能改善周边环境。换句话说,吸毒者已经生活在了身边,给他们一个治疗机会就是减少他人受伤害的可能。”
时隔一个多月之后,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不少居民已经知情。门诊部楼下开美容院的女老板说:“这两个月,这里没有明显的治安恶化。”信息时报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