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立春)与同学因小事起摩擦,14岁男孩小华(化名)被同学家长带人打成急性心因性反应(属精神病范畴)。后因赔偿问题,小华的母亲又将同学的母亲石某打伤,最后住进同一家医院,诊断结果仍是急性心因性反应。在送妻子去医院返回途中,石某的丈夫又将一名老人撞成重伤。一件小事最终引发了三个家庭的悲剧,而这一切,本来完全可以避免。
一时冲动 14岁男孩被打住院
2006年10月6日,户县初一学生小华不小心碰了一名同学的胳膊,这名同学叫来帮手小文(化名)过来打架,小华又叫来表哥,最后学校对打架双方进行了批评。
但是2006年11月19日,小文的父亲徐某又带人找到学校,将小华拉至学校西边的麦田进行殴打。4天后,小华被送往陕西省森工医院治疗,结果其多次从睡梦中惊醒,不停念叨“不要打我,我害怕”。当年12月15日,小华被送往户县五竹乡卫生院精神科,经诊断为急性心因性反应。
2007年2月1日,户县公安局委托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对小华进行鉴定,结论为:小华患急性心因性反应,该精神障碍与被打导致的精神刺激间存在因果关系。
遗憾:这一阶段,作为家长如果不是一时冲动,多考虑一下,小华或许仍在课堂上。
缺句道歉 小文母亲遭打
今年5月24日,小华的病情逐渐好转,但是针对近万元的医疗费,双方一直没有协商好。“钱不给,连个道歉也没有。”小华的母亲鲁某说。当天下午,碰到小文的母亲石某后,她和石某因孩子的事又打了起来,双方均有所伤。第二天,石某被送往户县五竹乡卫生院精神科。令人想不到的是,石某的症状反应和小华一样,同样是急性心因性反应。在医院治疗期间,石某经常会梦到孩子被鲁某打的情况,状态一直不是很好。
小华的母亲说,如果当时小文的家长有一句道歉的话,可能就没后面的事了。
遗憾:这一阶段,就差一句道歉,如果双方父母都能退让一步,再次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返家途中 撞伤一名老人
5月26日晚8时许,徐某送妻子石某去医院返回时,将一名68岁的老人撞倒,老人满脸是血,徐某自己脸上也被撞伤,两人均被赶到的120送往医院。
昨日下午,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徐某在5月30日连脸上的线都没拆就出院了,只剩下那名老人。老人面部多处裂伤,动弹不得,至今仍吸着氧气。
如果徐某妻子不被打伤,他也不会去医院;不去医院,就不可能撞伤无辜的老人。采访中,不论是孩子家长,还是医生,对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都不可思议,因为这一切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遗憾:这次车祸,虽说是个意外,但如果没有前两次的“报复”,还会有这样的结局吗?
留下信件 被打母亲“失踪”
5月30日晚,在户县五竹乡卫生院精神科住院的石某离开后再没回来。第二天,主治大夫崔绪荣收到一封信,是石某的。石某在信中称,她虽然身体受到了伤害,但是她不怨鲁某,她希望自己的被打能给对方带来心理平衡,减少对丈夫、对儿子的伤害。
“鲁某说要伤害我的儿子,加上被撞老人家属的纠缠,为了儿子的安全,丈夫决定带儿子暂时离开,我想陪在他们身边,让时间淡化我们两家的怨恨。”
“如果双方家长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可能这一切不会发生。”看到信,崔绪荣的心情也很沉重。昨日下午,记者前往石某的家,结果大门紧锁,邻居说,已经一周没看到他们家人了,具体去了哪里,他们也不知道。
当记者拨通徐某的电话时,只听到他儿子稚嫩的声音,说爸爸不在,随后电话就一直无人接听。
遗憾:害怕孩子受到伤害,一家人无奈选择离开,但它的背后蕴藏的却是让许多家长深思的问题,就像医生所说,如果早点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果能有相关部门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也许这一切根本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