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两妇女“战时生日”感受各不同“挫折”相同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总共持续6天,因此又称“六日战争”。40年过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两名妇女因与这场战争分享生日,各有一番不同感受。
作为战争“成果”之一,以色列吞并了东耶路撒冷,但迄今没有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如今,耶路撒冷人口分化加剧,有人指出,耶路撒冷已经分成3个相互独立的部分。
生日不快乐
无论如何看待“六日战争”,这场战争对于世界、特别是战争爆发地区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以军通过这场战争占领了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戈兰高地等地区,这对中东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埃斯蒂和哈南本是普通妇女,将满40岁,由于与这场战争分享生日,注定无法摆脱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
埃斯蒂来自以色列,哈南则是巴勒斯坦难民。两人从出生起,就踏上不同的轨迹。
埃斯蒂的母亲当年在特拉维夫一家医院生下她,享受到“王室般”待遇,因为医院内满是等候接待前线伤员的医生。
哈南没有那么好运,出生后的一些日子在耶路撒冷城外的橄榄林中度过。由于交战地点与她出生的难民营不远,父母只得把她带入林中躲避。
哈南其实在战争爆发的5天前出生,但身份证上标注的生日却是6月5日。阿拉伯人把这一天叫做“挫折日”。每到“挫折日”,巴勒斯坦人都会举行抗议和示威活动,任何个人自己的庆祝活动都微不足道。如今已是7个孩子母亲的哈南说:“我的生日从没快乐过。”
埃斯蒂对生日的感受不是一成不变。她说:“我记得最初的10年或15年,那真是段美好的日子,出生于战争第一日感觉不错……但后来,当我18岁或19岁的时候,这个日子开始有了争议,有人认为是个积极的日子,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国家的祸根。”
埃斯蒂说,有些人庆祝这场战争,有些人反思对另一民族的占领和统治。
上图:埃斯蒂在特拉维夫附近家中与丈夫在一起
第 1 页
接触在减少
埃斯蒂接触巴勒斯坦人主要是在军队服役期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占领了巴勒斯坦人聚居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埃斯蒂服役地点便在西岸。
埃斯蒂说:“我记得,当时我感觉,作为一名士兵,我必须去那里。但我发现,我总在问自己,我真的应该去吗?”
“我记得,看到士兵们对待当地人们的方式,我总感到不开心。”她说。
哈南也回忆起与以色列士兵打交道的经历:“我只有在他们抓人或在检查站看见以色列人,他们觉得抓人能让我们害怕,但只会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对他们的憎恨。”
哈南16岁时曾被以军逮捕,在特拉维夫的监狱中度过4个月。以军说,她朝部队扔石头。
上世纪90年代,和平曙光初现,巴勒斯坦领导人承认以色列的存在,以方则承诺将允许巴勒斯坦建国。但埃斯蒂和哈南说,希望升起,随后破灭。
埃斯蒂谈及去年的黎以冲突,对实现和平失去信心。哈南也同样没有信心:“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人生,但从目前来看,他们没有。”
埃斯蒂认为,人是实现和平的关键,但她对巴以人民接触的减少感到悲哀,“和平在于人民之间,而非一纸协议,人民应该彼此接触,相互了解”。
哈南虽然不信任以色列人,但她个人支持对话:“如果能够对我们的国家有益,为什么不去对话呢?”
哈南说:“我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在自由与和平中,没有什么比生活在自己的国家和土地上更好。”
在这一点,埃斯蒂也有相同感受。但她还说:“我们试图解决问题,不幸的是,大多数问题始于我出生的时候。”
上图:哈南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附近一个难民营中,坐在母亲床边
耶城三部分
以色列军队在“六日战争”的第三天,占领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
每逢占领东耶路撒冷周年纪念日,一些青年犹太人通常举行游行庆祝,但这种喜悦无法让耶城的其他居民分享。巴勒斯坦人只是冷眼旁观,一些不关心政治的犹太人也不大热心。
以色列为巩固国民对耶路撒冷的“统一”概念,制定了不少计划。民调显示,虽然三分之二的以色列人反对放弃东耶以换取与巴勒斯坦达成协议,但78%的人宁愿远观耶城,不愿接近。
以色列《青年报》评论员沙洛姆·耶鲁沙尔米说:“2007年的耶路撒冷是3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在西耶路撒冷聚居的世俗和传统犹太人是一部分;激进东正教犹太人为第二部分,他们正在发展和壮大;东耶的阿拉伯人为第三部分,他们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但聚居区域有所收缩。” 庄北宁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CY/编制)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