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第一台机床、第一台卧式数控机床、第一台自动车床……我国机床行业的许多“第一”出自沈阳机床集团。作为我国机床行业的龙头,沈阳机床近年来走过低谷,正经历着凤凰涅槃式的巨变: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列全球机床行业第九,是2000年的9.5倍;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不到6台就有1台来自沈阳机床;产值数控化率由2000年的不足10%上升到52%。
谈起变化,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惠仁说,从技术上讲,2000年前研发是封闭的,设计员什么水平,产品也就什么水平;现在依靠开放式的研发体系,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国内外资源,实施集成创新。
开放式研发:广撷英才为我用
今年4月北京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沈阳机床研发的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高速龙门加工中心一亮相,就赢得业内人士赞誉:这些产品处于世界数控机床的领先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是我国高档数控机床的重大突破。
这些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可以将金属板切削出各种复杂的形状,误差却不能超过人头发丝的1/10,专门用于飞机的骨架、螺旋桨、叶片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很少有人知道,五轴高速龙门加工中心虽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却是沈阳机床和德国著名的R+P机床设计院、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的。沈阳机床数控机床公司负责人介绍,机床制造涉及许多核心技术,目前我们还没全部掌握,但通过合作,充分利用“外脑”,有效集成各项核心技术,再进行集成创新,同样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沈阳机床视科技研发为生命,2005年、2006年的科技投入都占销售收入的5%左右;1.5万名员工中,科研人员达1400人;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正在申报国家数控机床工程研究中心。2005年,沈阳机床启动产品研发计划,全面整合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展国内外合作,构建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研发体系。
国内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合作,在北京、上海分别建立研发分部;与同济大学共同建立数控装备研发中心,利用同济大学在交通、汽车领域的雄厚科研实力,开展面向交通、汽车行业装备制造的应用技术研究。
在国际上,推进海外联合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2006年,沈阳机床派遣50名工程师到德国,与R+P机床设计院、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等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开发成功了13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机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航空、汽车、船舶等重点行业对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还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国际并购:另辟蹊径破垄断
由于过去分工限制等原因,我国各机床生产厂家产品分散,生产普通机床的不产大型重型机床;掌握数控技术的不产机床,生产机床的不掌握数控核心技术,布局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
虽然是我国最大的机床生产基地,沈阳机床却一直不能生产大型重型数控机床。2004年10月,沈阳机床战胜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全资并购了具有140多年的德国希斯公司——一家以生产大型重型机床享誉全球的机床企业,将其商标品牌和研发制造能力的所有权整体纳入集团体系,从而直接获得了与世界主流水平同步的重大型数控铣镗床、重大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重大型数控立式车床等设计和制造核心技术,并且建立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通道和出口基地。
沈阳机床还加快了国内整合的脚步。2004年底,重组云南机床公司;2005年9月,收购昆明机床2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从而形成沈机集团三大产业集群格局:沈阳核心产业集群、昆明生产基地和德国生产基地。
优势资源的优化整合,使沈阳机床发生巨变:近几年,自主开发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290余种,6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技术专利45项。中高端数控机床大批进入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领域。今年4月,沈阳机床中标东风神龙汽车变速箱生产线项目,这是东风集团招标的首套国内机床设备。
如今,沈阳机床中高档数控机床不但替代进口,还大量出口,去年海外市场销售1亿美元,60%是数控机床,60%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改变了过去长期出口普通机床、主要出口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