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温江区争创全省首个省级环保模范区纪实
温江,成都的好风好水之地,郁郁葱葱的十三万亩花木造就了天然绿色氧吧,流过境内的江安河、金马河碧波荡漾,“温郫都”生态示范区使温江区域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彰显、美誉远扬。
| |
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区,对温江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扩大对外开放等具有重要意义。自2006年全区启动创模工作以来,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整体联动,城乡互动,合力推进创模各项工作。目前,温江区创模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该区正在对照各项考核指标要求,针对薄弱环节打好攻坚战,健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力争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创模验收。
保障有力 全区动员齐创模
2006年3月15日,温江区召开了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区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区的创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大会要求通过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区,深入开展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温江建成岷江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制度体系保障:指标分解+一把手负总责
自启动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工作以来,温江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和创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模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具体责任到岗到人的创模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了统一领导、综合决策的创模指挥保障体系。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创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挥全区创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创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负责创模日常工作,特别强化了责任落实,将创模的25个指标逐一分解到全区各创模成员单位和各镇街;各镇街、区级有关部门设立了相应的创模机构,认真按照《温江区创省级环保模范区规划》,横向协同,条块结合,统一实施。
建立健全了人人支持、全民参与的创模宣传教育体系。区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镇街、区级部门特别是相关媒体,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模宣传教育工作。以“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举办了以“善待地球”和“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城区主要街道设置了8幅大型宣传广告,温江媒体设立创模宣传专刊,刊登各类信息100余条;向市民发放环保知识、挂图、VCD光碟等宣传资料万余份。通过宣传教育,全民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区形成了人人关心创模、支持创模、参与创模的良好舆论氛围。
建立健全了监督执法、以点带面的环境生态建设体系。2006年以来,为推动创模工作,温江区加大了环保监督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共查处环保违法案件26件,处罚金31万元,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延伸环保职能,在全区10个镇街全部派驻了环保监督员,农村环保执法能力显著提高。以“12369”环保投诉热线为重点,共处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416件,处理率100%,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区节能减排方案并已初步实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和环境保护杰出成就奖之后,温江区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万春镇、永宁镇),2个省级工业生态园区(海峡两岸科技园、五牛印务),15个市级生态村,1个市级绿色社区。
资金硬件保障:管网改造+建污水处理厂
创模要成功,资金是保障。为确保创模工作的顺利推进,2006-2007年,温江区预计投入5.1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入3.6亿元。实现了排污体系规划区域全覆盖,全区环境基础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环保基础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6万吨
在成功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并投入营运后,为进一步适应区域发展需要,2006年,温江区又启动了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该工程占地35.37亩,规模为3万吨/日,计划总投资3396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了BOT招商、可研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启动建设,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该工程完成后,温江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将达到6万吨/日,出水水质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小城镇污水处理站——因地制宜的环保惠民工程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展惠民行动,温江区于2006年启动了小城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工作。该项目总规模为2.52万吨/日,计划总投资4552万元,按BOT模式实施建设。目前,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抓紧进行,预计年内完成招商并启动建设。
科技园污水处理厂——园区工业废水实现统一处理
科技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8万吨/日,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4万吨/日,占地54.25亩,计划总投资6688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总量的70%,预计今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行。
配套污水管网——纵横发达的污水收集系统
为将城市的毛细血管——配套污水管网全面建成,温江区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快管网建设进度,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区的污水收集系统。目前,全区现已建成排水管网276千米,管网服务面积达41平方公里,污水收集率达81%。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温江区组织相关部门,重点加强建筑扬尘污染整治和燃煤污染整治,切实加大了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
建筑扬尘污染整治对全区130余个在建工地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检查面积达320万平方米,出动人员1050人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23份,停工通知12份,整治合格率达93%以上。
燃煤污染整治以工业燃煤、生活燃煤、型煤生产厂(点)及全区无消烟除尘装置的燃煤设施污染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燃煤污染整治,推广清洁能源27家,取缔燃煤设施35套,下发整改通知8份。
成绩 截至5月31日,温江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39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3%。
水环境综合整治
根据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温江区按照“全区域规划、全方位整治、全社会参与”的原则,重点开展了“三个整治”。
工业污染整治
近年来,为全力推动水环境整治工作,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温江区环保局对68家重点工业企业(其中省控4家、市控12家、区控52家)实施了重点整治,加强了对重点企业的在线监控,全区日排废水100吨以上的工业企业在线监控率达70%,帮助并督促成都印钞公司、四川锦丰纸业有限公司启动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通过以上措施,全区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98%,固废综合利用处理率达100%,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与此同时,全区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近年来,温江区每年工业企业CODcr比2004年减排1200吨、NH3-N减排95吨、粉尘减排280吨、二氧化硫减排300多吨。加强污染源头控制,按照全区产业发展定位,积极引进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高效率项目落户温江,同时进一步加大新建项目审批力度,认真贯彻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不断完善健全审批机制,严格分类分级审批程序,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事件发生。
河道综合整治
共投入资金4950万元,整治、疏浚金马河5.8千米,金马河河床植绿45万平方米。彻底清查了全区支渠以上渠道排污口75处,规范取水行为,清理登记了全区202家地下水开采企业和单位。
农村面源污染整治
近两年来,温江区财政投入100余万元,对全区修建污水处理设施的141户养殖场户分别给予补助,全区规模养殖户沼气池和有机肥生产利用设施建成率达70%以上,同时设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建设集中养殖园区,实施了养殖园区一期建设和肥料厂建设。
成绩 通过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温江区金马河、江安河、杨柳河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数字创模
通过创模,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温江区空气质量优良,烟尘控制区面积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分别为54.5dB(A)和67.4dB(A),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7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1.08%,公众对环境满意率持续上升。
到2010年,温江区杨柳河、江安河、金马河三条主要河流的水体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稳定达到III类水质;全区空气环境按照功能区全面达标,各功能区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将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区域内各生态功能区初具规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格局初步形成,温江将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实力更强、人居环境更优、社会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独具有生态园林特色的都市新区。
采写 温江环保局 解晓红 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