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内万芳齐艳,俱凋零,昔日繁华不再。”这是友人迈进北京宣武“大观园”时说的第一句话。
曾经登上富豪榜的河南首富孙树华的经历,一下子让笔者忆起这句话。
5月17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下发《关于对孙树华涉嫌经济犯罪问题立案查处的通知》,将审计署提供的河南华林塑料集团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孙树华涉嫌经济犯罪的材料,转到河南省公安厅经济侦查总队,要求立案查处。
笔者两年前采访过的陈顺利,与孙树华很相似。陈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破产并消失的福布斯上榜富豪。他做过服装生意、糕点生意,从中苏贸易中赚到钱与台湾人合资经营纺织印染业务。几年后,他另起炉灶,号称要做一个中国的“杜邦”公司。2001年,在一些律师和熟知香港股市的神秘人士帮助下,他所掌控的中国特种纤维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2002年,他以18.25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身家跻身《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名列第22位。就在当年的11月,公司股价突然单日暴跌92.6%,10多分钟内市值蒸发20亿港元,之后便一直停牌。香港证监会介入调查后发现,陈顺利有多种违规行为。陈顺利的行为是将自己持有的各种股权反复抵押给多家金融机构,从而筹得巨额资金。
孙树华的早年,与陈顺利一样,甚至可算是创业的典范。孙所在的淮阳县是个国家棉花生产基地。北方育苗往往需要塑料地膜加以保护,所以废旧农业地膜随处可见。孙树华不到20岁就介入这些生意。1994年5月,孙遇车祸成了“植物人”。令人惊讶的是,8个月后他居然康复。此后,孙就成为了一个“工作狂”。
如果他就这么踏实地做生意,也许孙的华林集团可以开成百年老店。现在的调查表明,孙的各种贷款凭借的大多是有问题的土地使用证,与陈顺利用股权反复质押的手段几乎一样。从银行方面的贷款记录来看,华林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和孙树华个人,拥有河南淮阳、商水两县的20余项土地使用权,面积达到9400余亩。而实际上,有7处面积共达4207亩的土地因长期闲置不用已被当地政府收回,另外还有10项涉嫌违规办理、变造和重复使用土地使用权证。
土地的权益状态,本极易查询。难道银行的信贷员就无法发现其中的“猫儿腻”?有关报道说,一位曾和孙树华共过事的企业界人士这样描述孙树华的“贷款模式”:“刚开始创业时,比如能从银行贷出10万元,那么他就敢拿出一半去跑关系,从银行贷出100万元;有了这100万元,他会扔出20万元、30万元甚至更多,从银行再次套取500万元……如此循环往复,雪球越滚越大。”
非常有意思的是,孙树华现在的继任者是一家银行的信贷员。
据说,在银行的紧逼之下,淮阳县财政部门施以援手,替华林集团偿还了部分资金。
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看,百年老店确实为数甚少。按照经典的管理理论来分析,市场应该不至于让企业很容易就夭折。就拿中国来说,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大。陈顺利的特种纤维并不是无处销售,甚至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孙树华的农地膜及塑料制品在北方农民中的销量也并不低。
他们为何不能把企业做成百年大企业呢?就在于企业领导人的“野蛮”路径。贷10万元的款会拿出一半来行贿,贷100万元款会拿出20万、30万元跑关系。这种行为有两层含义和两层后果。一是企业内部的腐化问题。大多数靠贿赂经营的企业,经常会形成企业领导人经营行为模式的复制。企业领导人给外部送,企业的中层就给领导送,基层员工也不会免俗。二是企业的文化问题。企业领导人既然是靠外部行贿来获得企业和个人财富的扩张,自然不会花太多精力在基层员工身上。
因此,这种企业往往缺乏自上而下的关怀,从而也严重削弱了基层员工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一旦企业领导人获刑事处分,“树倒猢狲散”的情景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