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武警四川森林总队阿坝支队官兵们在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5月13日摄)。 新华社发(林玉鸿 摄)
川西北阿坝高原,国宝大熊猫的故乡。
“国宝故乡”卧龙、“童话世界”九寨沟和“人间瑶池”黄龙,这三处世界自然遗产,竟全部镶嵌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守护这些全人类共同财富和自然遗产的队伍中,有着武警四川森林总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支队官兵的身影。他们常年以森林为家、与“国宝”为伴,忠于使命、恪尽职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保护生态安全的动人赞歌。
火场降魔显神威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覆盖率为23.55%的森林,是阿坝州不可或缺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也因此赋予了森林防火灭火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自2002年支队组建以来,官兵时刻牢记肩负的重任,始终保持了强烈的使命和责任意识,全力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每次火警出征,官兵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火场,奋战在最危险地段;每次灭火作战,都把火灾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3个世界自然遗产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
2006年5月23日17时,位于九寨沟原始森林中的漳扎镇永竹村的一户民房失火。由于藏族村民的房屋为木质结构,大火迅速蔓延,并直接威胁到周围几十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支队所属九寨沟森林中队在队长刘飞翔、指导员高德军的带领下,闻警而动、迅速出击。他们从40米外的山间小溪架设水带,端起水枪扑向火海,仅用3个多小时就将火魔降服。望着一个个被浓烟熏蒸似“熊猫”的扑火勇士,藏族村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今年3月21日,松潘东龙沟发生森林火灾。在海拔近4000米、坡度60度以上的山坡上,官兵们顶住强烈的高原反应,背负30多斤的水桶向火场送水,每次来回6公里路程,硬是把水送到了灭火第一线。
近5年来,支队充分发挥指挥顺畅、反应快速、装备精良的优势和特有的“火场精神”,勇猛出击、每战必克,先后成功扑救巴朗山、高屯子、弓杠岭、老熊沟等38起森林火警火灾,多次被阿坝州委、州人民政府评为“森林灭火先进单位”。
野生动物“保护神”
九寨、黄龙、卧龙三处自然遗产地,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雉鹑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3种,小熊猫、猞猁、黑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3种。
为保证野生动物有一个安全宁静的栖息家园,该支队官兵们经常要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进行高远山巡护。由于原始森林无路可走,官兵们遇河就搭简易木桥,遇山就用攀登绳。米面没了,他们就吃干粮;蔬菜没了就吃咸菜;饮水没了,就吃熬冰雪。但最苦的还是在简易的班用帐篷中度过漫漫寒夜。劳累了一天的官兵们,因为不允许野外用火,只能相互拥抱在一起用体温取暖。
2003年6月13日,群众举报汶川县三江乡有人猎杀野生动物,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要求卧龙森林中队派出官兵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卧龙森林中队副中队长王帅当即带领由7名官兵组成的追捕小组,在管理局张和民局长的亲自指挥下,连夜采取行动,奔袭两个地方,将3名熟睡中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同时,官兵也与野生动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2003年4月21日傍晚,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附近的村民,突然发现一块斜坡岩石上侧躺着一只生病的大熊猫,当即打电话向保护区报告。中队接到拯救大熊猫任务后,指导员张洪旗带领8名战士与大熊猫研究保护中心的专家一同赶到事发地点。在专家指导下,官兵们把带来的苹果、萝卜、鸡蛋、窝头等大熊猫最爱吃的食物用竹竿插上,一块一块送到奄奄一息的大熊猫嘴边。待大熊猫吃饱后,官兵们又在专家指导下将大熊猫引进一个特制的铁笼子,小心翼翼地将它接下山。
景区值勤展风采
闻名遐迩的九寨沟风景区因辖区的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然而自2005年以来,人们忽然发现沟内又多出一个“寨子”,它就是被誉为“第十寨”的武警九寨沟森林中队日则保护站执勤点。
执勤点官兵威武的警姿、文明的举止,不仅成了景区内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成了不法分子难以逾越的钢铁屏障。
2006年4月21日,士官刘志明和战友麻凯峰、徐起、范庆例行夜巡。凌晨3时20分,林子里突然传来细微的声响。“谁?”刘志明大喝一声,没想到动静越来越大。“搜!”4名战士在向中队和管理局值班领导报告情况的同时,分两路向山上包抄,于半山腰一举擒获偷挖珍贵药材的人员4人,缴获名贵药材140余斤。
据统计,自2002年组建以来,支队共派出林政执勤人员345次,有力打击了各种破坏生态的行为,有效保护了驻地的森林植被和生态安全。(人民日报/冯春梅张云生杨 浩)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