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数千种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学术期刊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全球学界公认的“科研擂台”,也是我国基础科研领域的学术评价标准之一。然而前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论坛”上,多所高校专家担忧:SCI,莫成阻碍我国基础学科研究的“StupidChineseIdea”(中国怪事)。
“唯SCI论”影响国家科教创新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近期一份报告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始终位列美国前五名的常春藤名校。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用区和零被引用区。换言之,只是发表而没有引起同行关注。
复旦大学教授钟扬指出,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SCI论文的评价标准在我国推广后,已在不少地方异化成“唯SCI论”:不少大学规定升教授需4—6篇SCI论文;而博士研究生要想取得学位,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
一位大学老师由此发出感叹:已经分不清自己努力做实验、作研究,究竟是为了探究科学真理,还是为了发表论文。有些博士研究生在发表SCI论文后,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导师对此无可奈何。
专家指出,SCI“泡沫论文”的产生,浪费了国家科研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教育的本意和大学精神产生“失真”。甚至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俨然成了可申领科研经费、可兑换学位和职称的“硬通货”,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国家的科技教育创新。
好经为啥念歪了?
谈及SCI,与会专家首先整体肯定了它对我国基础科研的促进作用。武汉大学舒红兵教授、中山大学徐安龙教授等人认为,SCI刊物的国际评估标准较为客观,在此发表论文,知识厚度、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英语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可得到“硬”的检验。
既然是好“经”,为啥给“念”歪了?专家们认为原因有三:一、对于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评价简单量化,直接导致SCI论文被异化为实质上的唯一标准;二、整个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浮躁心态。我国SCI论文不仅与高校、研究院所声誉休戚相关,还常引来媒体爆炒;三、部分科研人员急功近利。
期待“SmartChineseIdea”
在交流中,一位专家以美国数学家怀尔斯为例:怀尔斯曾有七年“结冰期”,没写出一篇论文,却在七年钻研后一鸣惊人———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
北京大学丁明孝教授指出,回顾科学历程,许多研究成果在面世之初貌不惊人,却在多年后成为改变世界的关键因素;更多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积累。它们的价值,远非一个SCI可以衡量。
专家们不约而同建言,不断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期待更适应我国特点的“SmartChineseIdea”(中国妙招),专家们又玩了一次文字游戏。
复旦大学金力教授认为,学科特点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相应地,评价体系需更为多元。如对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判断,可分解为了解知识基础的入学测试、了解设计实验能力的资格测试,以及评判研究成果的双盲评审等。而国外通行的国际同行评估也可对资深研究人员打出客观分数。这些做法能尽量降低其中“人情含量”,对评估研究者、研究成果的潜力更为有利。
链接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上世纪中期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重要期刊上的论文,尤其是其引文索引表现出的独特科学参考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