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前夕,无锡市因太湖蓝藻引发公共饮用水危机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那根敏感神经。虽然目前饮用水形势已经好转,但仔细琢磨这件事情可以得出三个判断:这个看似偶然的危机其实隐藏着必然性;这个看似天灾的是事件其实是人祸;这个看似坏事的事情其实是件好事。
太湖流域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容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至七分之一是太湖流域创造的。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却是太湖被污染。太湖地区废水排放量近32亿吨,氮近8万吨,磷5000吨。在一定气温下,蓝藻大面积迅速繁殖。当气温、水温变化时,蓝藻会突然死亡、腐烂,散发出臭气。昔日碧波浩淼的太湖不仅变成了各类水藻的乐园,更为严惩的是太湖流域近亿人口将发生饮水危机。因此在此之前,困扰无锡市民生活的蓝藻早已成为太湖的常客。近年来,每到夏天蓝藻都要不同程度地暴发。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只不过这次闹大了,大家才关注,事实上蓝藻让太湖已经病得不轻。因为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90年代外资的大举进入,这些年来,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尽管太湖治理一直没有停歇,但治理的速度终究赶不上污染的速度。这次无锡水危机,正是长期污染后太湖的一次报复。
无独有偶的是,目前我国赤潮灾害已居世界前列。以渤海为例,1989年8月下旬,渤海第一次发生大面积赤潮,面积为200平方公里;而1998年发生的历时71天,面积达1万多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最近7年间,渤海共发生赤潮20余次,影响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从全国来看,仅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资料显示,80年代我国近海记录到赤潮75次,90年代则高达234次;一次赤潮的面积从几平方公里扩大到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发生区域从近岸局部海域发展到整个近海海域;灾害损失从90年代初期的近亿元增至90年代末期的近10亿元。1998年在珠江口海域发生的大面积赤潮持续了30多天,一次造成约4亿元的渔业损失。赤潮的主要成因来自于生物、物理和化学三方面因素,但从根本上分析,影响赤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海洋水体富营养化,即海洋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剩。追根溯源,这些氮、磷正是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制造的废水、污水和废物。
蓝藻也好,赤潮也罢,其罪魁祸首最终都指向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制造的废水、污水和废物,换言之,太湖外部污染源主要是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的高速增长使污染排放量迅速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重的工业被转移到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大量污染沿着河网源源不断注入太湖。农业面源污染也在加重。据统计,太湖流域每公顷耕地年均化肥施用量已从1979年的24.4公斤猛增至现在的66.7公斤。太湖地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然而,绝大多数城市的排污与防洪共用一个管网系统,污水通过防洪管网直接排入河流。面对人类越来越多制造的工业文明,恩格斯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言犹在耳。令人尴尬的是,人们以改造自然、更好地利用自然为目标,对自然界动“外科手术”,术后的实践证明,人们的“愿”和自然的“果”并非总是一致,甚至换来的是无情的报复。蓝藻和赤潮轮番给我们点“颜色”看看就是无声地警告。面对警告,人们是幡然悔悟呢?还是执迷不悟呢?
不久前,云南省省长秦光荣不久前在“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启动仪式上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在回答记者关于甘肃环境治理的问题时说,作为省长有省长负责制,国务院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和指标是必须要完成的,完不成就要引咎辞职。显然,这两位省长的发言已经对上述警告给出了答案。看来,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关键看人们如何切实转变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记住是动真格的。否则,今天东南及沿海有蓝藻、赤潮,明天内地和西部就会有绿什么、橙什么的,只不过是名不同而已,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